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侯外庐的“早熟”理论对中国古史研究之意义(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赵小雷 参加讨论

但是早熟的也必然是先天不足的,先天不足就必然使后天的生长期延长。一方面是私有经济发展不充分就被封建国家所接管;另一方面是封建国家仍然沿袭了氏族统治的传统,周王朝的氏族纽带虽然斩断了,但秦天子的氏族纽带又续上了,并传之子孙。后来历代皇帝莫不如此,天下遂成为一家之私产,所谓氏族统治的形式即指此而言,而不是指它与前朝天子的血缘关系,如秦之于周,汉之于秦等等。另外,作为统治阶层的各级官员,虽然与天子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实际上是皇帝的家臣(君臣即父子)。孟德斯鸠曾正确的指出过,中国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③g]他们之所以能够加入到统治阶层中来,并非因了他们的私有财产,恰恰相反他们的财富却正是来自于皇帝的封赏,他们只有为皇帝尽忠才能保有这一切,所以这些家臣根本不可能代表与皇帝利益相冲突的私有经济的利益。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私有经济不发达就只能接受宗法统治,而宗法统治反过来也必然要限制其自由发展。在这其中就很难孕育出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没有新的经济因素的刺激,它就必然要以原有的模式再生产出来,而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早熟的文明小孩是无法承受正常的生长速度的。
    第六,为什么自然科学不发达,人文科学采取了传注经典的阐释学形式: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创造出了许多领先于世界若干世纪的科学文明,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重视科学研究的社会氛围。人文科学也表现出独特的中国特征,没有独立自由的人文科学家,其著作也缺乏独立性、系统性,没有严密的逻辑推演。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对《诗》《书》《易》《礼》《春秋》等等经典的阐释,在传注的过程中羞达达地流露出一点个人的见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首先,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仅仅是为了生活的直接消费而不是为了赢利,作为以相对剩余价值为目的的扩大再生产就很难出现,而只是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至多是绝对的扩大再生产,即增加劳动者数量、扩大生产规模等等。由此就抑制了对提高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也就难以形成一个重视科学研究的氛围。
    其次,由于私有财产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客体力量,没有产生占统治地位的、独立自由的财产私有者阶级,因而就很难产生独立自主的“个体意识”,而只能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一切维上、维亲、维师、认同、崇古和追求政治的功利性,就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
    第三,中国很难产生独立自由的科学家,氏族统治的特征就是要规范人自身,而不是通过财富这个中介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是混而为一的,如何维护对臣民的统治,就构成了国家政治生治的唯一目的,与此无关的科学研究国家是不会给以关注的,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国家始终重视的是后者。而科学家自身又没有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他们必须通过为政府工作才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他们的追求也只能与国家的政治需要保持一致。孔子就曾很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愿望,“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而法家更是强调为君主尽力效命,甚至主张,一切不为君用者当诛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另一方面中国的自然科学家往往是由人文科学家兼任的,因此以探求自然界之奥秘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在中国就不可能得到普遍的发展。对人文科学家来说也一样,由于其自我价值是通过“从政”体现出来的,而统治者也当然不会允许他们把注意力投向为政治服务的礼乐教化之外的地方,即对人自身奥秘的探索。因此中国的人文科学就只能采取对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经典进行阐释的传注形式,这与国家的宗法政治是正相一致的。
    综上所述,侯外庐的“早熟”理论尽管不能代替对具体史学问题的专门研究,但它却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理论背景和方法论基础,是这些基本的史学问题所不能回避的。史学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不但要明其当然,而更要明其所以然,正是在这里侯外庐提供了最终的历史根源和理论根据。
    注释:
    ①a参见《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五十年》第53、161、16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a马克思:《前资本主义生产形态》,日知译,《文史哲》1953年第一期。
    ①b《左传·僖公五年》、《大雅·板》。
    ②b《周礼·天官冢宰》。
    ③b《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279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④b郑樵《通志·氏族略序》。
    ①c《资本论》第3卷,第1032页。(侯外庐译本,下同)。
    ②c《资本论》第3卷,第1035页。
    ①d《国语·晋语四》。
    ②d参见维柯《新科学》第205和209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①e参见《世界通史资料选缉》上古部分,第352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①f《诗经·小雅·北山》。
    ②f参见白刚《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战的由来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①e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0页。
    ②e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册,第159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e《论法的精神》上册,第129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