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保训》之“中”与天数“五”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邢文 参加讨论


    清华简《保训》记录了“周文王遗言”,其中所见之“中”,已广为学者关注。①在2010年3月于美国举行的“达慕思清华简《保训》研读会”上,学者们所讨论的“中”的解说已有10余种。这对于一篇仅11枚简、发表时间不足一年的竹简文献来说,委实不同寻常,说明了“中”的重要性。
    “中”的解读是一个背景十分复杂的难题。从文献的内容本身来看,“中”的解读必须根据上下文义,同时满足《保训》所限定的15个条件,所说才可能会成立。②“中”的合理解读,不仅对于正确认识《保训》,而且对于理解从先秦儒学至宋明理学、贯穿一部中国思想史主体的中道思想以及《保训》与《周易》的关系、《周易》的来源等问题,都具有关键性意义。
    
    清华简《保训》谈及“中”的文字,在以下两段:
    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它攴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於呼!祗之哉!
    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亡害,乃归中于河。微持弗亡,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祇备不懈,用受大命。③在这里,“得中”、“持中”之人有三:④一是舜,因恐而求“中”,又因“得中”而为帝尧所嘉赏,最终被立为帝;二是微,因“假中”而使“有易服厥罪”,自己却征战“亡害”,同时,也是因为“微持弗亡”,才使“中”得以传贻子孙;三是汤,秉承上甲微之后历代所传之“中”,“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⑤终究“用受大命”而立商。
    李学勤先生认为《保训》之“中”“是指思想观念而言”,“‘中’的观念,或称中道,是《保训》全篇的中心”。⑥“中道”之说以“中”为道,道无所不在,故此说可以颠扑不破。《保训》称舜求中、得中,“于上下远迩”、“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以“中道”说之,无不成立。即便“中”可以被细考为某种具体之物,最终也可从中推出“中道”。然而,如何以一种思想观念“于上下远迩”、“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进而得到“咸顺不逆”的结果,在具体方法上似仍有待说明。与此相类,如何以“中道”这种思想观念去讨伐有易,在操作层面也似有待申论。
    赵平安先生认为“中”与“詷”类似,以书的形式流传,是古代帝王即大位前必须掌握的东西,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得詷得中如得天下”。⑦此说解释了《保训》所言之“中”的许多特点,但似未说明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部宝书,昔日耕于鬲茅的“小人”舜却能够得到;舜自己求得中(而不是尧传中予舜),身处帝位的尧不但没感到威胁,反而“嘉之,用受厥绪”,似不合常理。
    李均明先生认为《保训》有两种“中”,一为“适用广泛的治国理念”、“保持平衡的理论”,即“中道”;一为“具体指不偏不倚、公正的司法判决文书”。⑧刘光胜先生赞同此说,并进而以“《师旂鼎》与《周礼》经注相互印证,可知《保训》‘中’意为‘判词’或判决书”。⑨这样的一种“司法判决文书”或“判词”,很好地解释了上甲微伐有易的出兵理据,但是,为什么司法领域内的一纸文书,“微持弗亡,传贻子孙”之后,可以让商汤得受天命呢?
    李锐先生认为“得中并不一定能受命”,也就是不同意“得中如得天下”之说。他起初认为“中”是“狱讼成要之簿书”,但后来又将之解释为一种特定的方位,可以被“度量、推究”于河或河附近的地区,是一种可以“根据阴阳方位而体会到的‘中’”。⑩然而,如果“中”真是一种“根据阴阳方位而体会到的‘中’”,这种与阴阳方位有关的“阴阳观念”或者“‘中’的道理”,它与传世的阴阳观念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它与传统的“中道”思想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
    林志鹏先生也认为《保训》简文有两种“中”,第一个是舜恐而“求中”的“中”,指“反求己心”,而“得中”的“中”则是指“心明灵清澈”;第二个是“微刏(祈)中于河”的“中”,是指“军旅所用建鼓”(“祈中于河”即在“河”衅鼓誓师)。(11)这种解释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说通简文,但是,不论是“反求己心”的“中”还是“军旅所用建鼓”的“中”,似都不能解释为什么持有这些“中”即可“用受大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