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保训》之“中”与天数“五”(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邢文 参加讨论


    我们曾经谈到,对于清华简《保训》之“中”的解释,应该满足《保训》所限定的15个条件。(25)这些条件包括:(1)舜“恐”而求之;(2)可以助舜“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3)可以“于上下远迩”;(4)可以“易位设稽”;(5)可以“测阴阳之物”;(6)其结果是“咸顺不逆”;(7)“中”与“名”、“实”相关;(8)“中”使舜“兹备惟允,翼翼不懈”;(9)“中”与“三降之德”有关;(10)“舜既得中”,“帝尧嘉之,用受厥绪”。正因为“中”有这些特点,文王反复告诫武王要敬慎持中。目前各家学者的不同意见,不少能满足这些条件。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中”提出了不止一种解释。究其原因,是因为“中”还要满足以下条件:(11)“中”为“保训”,不传或坠;(12)上甲微伐有易,曾“假中于河”;(13)得“中”之助,上甲微在战争中“无害”;(14)战后,上甲微不仅“归中于河”,而且“持弗亡”,所以,“中”既是可以归还的具体之物,又是归还之后仍可继续持有之物;(15)上甲微持“中”弗亡,传贻子孙,终使商人“用受大命”。对“中”的解释只有满足了这15个条件,才是《保训》所言之“中”。
    这15个条件是根据《保训》简文列出的。它们大致从6方面对“中”进行了限定,同时,也为“中”的破解提供了线索:(1)“中”是可求而得的;(2)“中”是需要小心持有的,否则就有可能亡失;(3)得“中”、持“中”,就有可能“用受大命”;(4)“中”可从多方面进行检测、验证;(5)“中”可用于军事;(6)“中”有名、实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方面入手,对“中”进行探究。
    《保训》第4简:“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恐”而“求中”,说明“中”是可求而得的。
    当舜“久作小人”之时,他为什么会在历丘的农耕之余“恐求中”?这多半可能说明“中”与农耕有关。尧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之历数”与农耕的密切关系,作为“久作小人”从事耕作的舜,一定有切身体悟。这种体悟,自然使他对冥冥中的“天之历数”产生敬畏,进而“恐”而求之。舜求“天之历数”,不是简单地求得一种历法之数,而是在求其“中”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6)“中”指的是性质、数量、等级在两端之间,《保训》说舜“求中”,《中庸》说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尧曰》说舜于“天之历数”当“允执其中”,说的都是舜深得中庸之道,求中、得中、用中、执中。
    在《保训》中,舜耕于历丘,“恐”而求中,什么“中”能让舜不得而“恐”呢?合理的解释当为与农时有关的天数之“中”。这不仅最合舜当时的身份,而且也是“庶万姓之多欲”所在。舜久为小人,深知天数之可畏、万民之多愿(欲),于是“自稽厥志”,“恐”而“求中”,并“用中于民”,得到了尧的嘉许。如果舜求得的是军事指挥权,或是象征权力的“极”,或是与治国有关的宝典秘籍等,帝尧对舜恐怕更可能是猜忌,而不是嘉许。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不仅是鼓励舜求得、持有这种“中”数,而且也在警告舜不要为了“求中”而迷失了自己--“天之历数在尔躬”。或许正是因为舜求得了这种“天之历数”,后人则以舜亲耕之地为“历丘”或“历山”。但舜所求的是天数之“中”,与历有关,但不是历法本身。据传说,历法乃是帝喾所作。《国语·鲁语上》:“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27)《史记·五帝本纪》:“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顺天之义,知民之急……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28)高辛氏即帝喾,“三辰”即日、月、星。序日、月、星之序“以固民”、“顺天之义,知民之急”而“历日月”,即是对帝喾制历的描述。所以,在帝尧的时代,已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不需要舜去求历法。(29)但有了历法,并不意味着能够把握“天之历数”,所以舜会心生恐惧,进而去求天数之“中”。(30)
    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暗示了舜之于“中”,不仅近求诸身,而且也远求诸物,所以尧有所留心,对舜有所告诫。《保训》说舜恐而求中,“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为理解尧曰之辞提供了注脚。在上古时代,天数之秘,难得其奥。帝尧重视天数历法,曾命羲仲、羲叔等分驻四方,观测四仲中星,《尧典》记之: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乌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中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31)
    “宅嵎夷”于东方旸谷,“宅南交”于南国,宅“昧谷”于西方,“宅朔方”于北方幽都,在在皆为古代中国的四方偏远之极,历代学者已有详考。(32)帝尧-不希望舜沉迷于羲仲、羲叔们的观测推算,二不希望舜为天之极数所惑而忽略了天之“中”数,所以谆谆告诫:“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33)舜显然深得尧意,一方面在空间上“于上下远迩”,“易位设稽”,另一方面在性质上分门别类,“测阴阳之物”。舜的检测、验证,虽然分类、分地遍及上下远迩,但一定是取舍有度,所以能够得出检测的结果,即“咸顺不逆”,故《保训》称之“舜既得中”。
    舜分解()天数于上下远迩、易位设稽,遇到两个问题:“名实”与“阴阳”。但舜的悟性使他能在品物流行之中,并“不易实变名”,而是小心谨慎、“兹备惟允,翼翼不懈”,分阴分阳而顺之,“用作三降之德”--天德、地德、人德,此谓三德;“三德率行,乃有阴阳”(34)--深得天数之“中”之奥秘,故为帝尧所欣赏。于是,尧纳舜为婿,为改革世袭制铺垫,进而禅位于舜,舜“用受厥绪”,开“得中”、“执中”而“用受大命”之先河。这样去理解“中”,合于《保训》所限定的“中”的前10个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