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周礼》胥徒考(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赵伯雄 参加讨论

《周礼》中反映的这些情况,与战国的历史实际大致相合。《墨子·尚贤中》:“古者圣王……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按“徒”、“役”连言,战国文献恒有;“役”字的古义,据《说文》乃“戍也”,段玉裁说:“引伸之义,凡事劳皆曰役”,可见徒是承担苦役的贱民。在《战国策》里,徒是军队中的最下层,《韩策》云:“卒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有所谓“厮役扈养”,何休注云:“艾草为防者曰厮,汲水浆者曰役,养马者曰扈,炊烹者曰养。”是“厮役扈养”均为军队中执贱役者,《韩策》中的“厮徒负养”亦当如是。《商君书·垦令》云:“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通‘童’)者必当名,则农逸而商劳。”意思是说对商人家中的“厮、舆、徒、童”要登录于名册,作为商人家中的人口,来征发他们服徭役。“舆”当即《左传》“皂舆隶僚仆台”(注:《左传》昭公七年:“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之“舆”,“童”即“僮仆”或“家僮”,于《史记》中习见(注:《史记·货殖列传》:白圭“与用事僮仆同苦乐”;《吕不韦列传》:“不韦家僮万人。”中华书局点校本。)。“徒”与“厮”、“舆”、“童”等列,也应当是商人家中役使的奴仆。前面提到的秦律中有这样一条,说所制造的大车如果被评为下等,主管此事的官员要被罚盾,而徒则要受笞刑。而在这条材料的前面还有一条,是说城旦(一种刑徒名)做工而被评为下等,每人要被笞一百下(注:《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37页。),可见徒与城旦相去亦不甚远。睡虎地秦简《日书》有云:“闭日可以劈决池,入臣徒马牛它生(牲)。”(注:转引自于豪亮《秦简中的奴隶》,见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云梦秦简研究》,第137页。)这里的“入”当是指买入,看来徒与臣、马牛等一样,都可以买卖。秦简中还有一篇《为吏之道》,中有“徒隶攻丈”语(注:《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86页。),徒与隶连言,正反映了两者地位的接近。
    
    《周礼》这部书,自古以来争议甚多。远的就不必说了,现代学者中,对这部书的时代,就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有一些看法,是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即《周礼》绝非周公所制的周代典制,它所编制的六官系统,完全是一种理想化的制度,是作者为行将出现的统一大帝国所作的政权结构设计,是一部“理想国的蓝图”(注:参阅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而非周代官制的实录。或以为既然如此,对《周礼》中那些虚拟的制度,对由《周礼》作者设计出来的胥徒的职掌及其地位,也就没有深入考察的必要了,其实不然。
    《周礼》的作者在绘制这一理想国蓝图时候,并不是空无依傍的,他了解一些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或得之传闻,或采诸简册,这些东西往往成为他创作《周礼》的素材。同时,《周礼》的作者也不可能不受到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现实制度的影响。现代学者发现,《周礼》中所述的某些职官名称及其职掌,与考古发现的西周金文资料有惊人的相合之处,这说明《周礼》作者肯定利用了某些可靠的前代资料。但《周礼》中也确实有相当多的内容与西周实际不相合,是西周那个时代所不可能有的。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因为《周礼》在创作过程中掺杂了作者的理想,或许是因为受到了作者生存的那个时代的影响。这其间有些东西,不是凭空想能够想像得出来的。特别是一些名词概念,往往有历史的依据,或者就是现实的反映,很难想像会是作者凭空创造出来的。就拿本文所“胥徒”而言,如果历史及现实的官府中从来就没有过被称为“胥徒”的这样一种仆役,作者恐怕是很难设计出每官之下都有胥若干人、徒若干人这样一种模式来的。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周礼》中的记载,例如研究《周礼》中的胥徒,来探求《周礼》作者生活的时代。因为我们既已弄清了“徒”在《周礼》中的真实意义,同时又了解了“徒”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涵的变化,把两者加以对照,就可以大致推断《周礼》作者生活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前面说过,汉代“徒”的主要意义是指“刑徒”,是所谓“被刑之人”,这在当时是一种通行的用法,因此《周礼》作者是汉人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睡虎地秦简中“徒”字的若干用法与《周礼》最为接近,而这批竹简主要反映的是战国末期到秦代的社会状况,因此,说《周礼》是战国晚期的作品似乎更为可信一些。
    当然,判断《周礼》的时代是一个非常复杂、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入研究的课题,远非一篇论文所能最终解决的。本文只是从“胥徒”这一个点上,贡献一得之愚,倘有助于研究《周礼》的学者作进一步的思考,则幸莫大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