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循吏列传》与历代正史《循(良)吏传》的设置(6)
按:《循吏传》之设置,本始于司马迁;而两《唐书》则《旧唐书》作《良吏传》,《新唐书》仍作《循吏传》。元脱脱等人所言,似为疏略。其又言辽代这一批地方官员的“德政”“未足以与诸循、良之列”,所以只能称为“能吏”,这似乎有些贬低。但史传称“循吏”、“良吏”为“能吏”,此前已有唐初房玄龄等人所撰《晋书》,其《良吏传》开篇亦引汉宣帝之语以立言,又有“良能之绩”、“晋代良能”诸语[98]。可见《辽史》之传“能吏”,似不为无据。又,《宋史》、《金史》亦由脱脱主持修撰,而二书并作《循吏传》,看来还是继承的《史》、《汉》传统。 至于明、清二史,仍旧设置《循吏传》(二史皆未设置《酷吏传》)。《明史·循吏传》卷前对明代吏治有一综述,内有“廉者能约己而爱人”,太祖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等语,还有“循良之选”的提法[99]。而曰“循良之选”,当是兼及“循吏”和“良吏”;但仍以“循吏”之名立传,可见是继续沿用《史》、《汉》的做法。又言“自守令超擢至公卿有勋德者,事皆别见。故采其终于庶僚、政绩可纪者,作《循吏传》”[100]。凡此,可以看出史臣们对“循吏”含义的理解和界定,以及他们的吏治思想。《清史稿·循吏传》卷前对清代吏治亦有一综述,内有康熙“平定三藩之后,与民休息,拔擢廉吏”,乾隆时“吏治修明”等语,并云沿用《明史》之例,只为“由令守起家者”立传,而“尤以亲民为重”[101]。凡此,也可以看出史家对“循吏”含义的理解以及他们的吏治思想。 综上所论,可做如下几点总结。 其一,“循吏”含义,质言之,就是司马迁所概括的“奉法(职)循理”;析言之,则是施教政缓、导民便民、遵奉法理、不与民争利、坚直廉正、法不阿私等等,并体现了主张为政宽厚仁德、反对威严苛酷的吏治思想。而历代史家将其表述为善政无扰、亲民导民、清正廉洁、办事公直且有政声等等,在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上与司马迁是一致的。 其二,“循吏”为政的要旨是仁德亲民、廉洁公直,“酷吏”则苛酷残民、以恶为治。这是中国古代鲜明对立的两种吏治,自先秦两汉而下,历代皆然。而自司马迁始,历代史家基于他们的历史良知,从为官行政的角度肯定前者、批评后者,态度是一贯的,他们的吏治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其三,司马迁所记述的“循吏”,皆为春秋时期各国中央政府的官员,且官至卿相,而后代诸正史的《循吏传》、《良吏传》、《良政传》、《能吏传》所记载的,则主要是各代县级以上的地方官员,尤其是地方行政长官,即所谓的县令、郡守之属。虽然他们中间也有人后来或中途供职于中央政府,但其为政且有政绩则主要是在地方州县,即前引《明史》所谓的“终于庶僚、政绩可纪者”,或《清史稿》所谓的“由令守起家者”,所以史家述其为政,也就突出了他们在地方州县宽厚仁德、善政无扰、清正廉洁、办事公直等内容,而“尤以亲民为重”。可见,由于时代的演进和官制的变迁,历代史家对司马迁是有因有革的,他们对“循吏”含义的解说,也就当然有所侧重,有所引申和发挥,他们的吏治思想也就有了一些新的提法和新的时代特点。 其四,司马迁撰《史记》而设置《循吏列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历代因之,而又逐步定位于主要为中下级地方行政长官中的“循吏”立传。这些官员或因地位相对而言不高,事迹相对而言不显,未可单独立传,故以合传的形式(地位、事迹再次者甚至以附传的形式)集中载录和彰显他们为政以德、廉正亲民等政绩,让他们青史留名,并成为后世官吏们取效的典范。与此同时,历代史家又依凭他们的史德、史才、史识,从中总结历代吏治的经验与教训,阐发他们的吏治思想,为后人探讨古代吏治和官德文明,从而知古以鉴今,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文献史料和思想资源。司马迁和历代史家的所作所为,功莫大焉。 注释: ①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卷第三,中华书局1980年版,109页。按:《史记·循吏列传》记子产死事,司马贞《索隐》曰“《韩诗》称子产卒,郑人耕者辍耒,妇人捐其佩玦”(《史记》卷一百一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3101页),当为《韩诗外传》佚文。 ②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卷一百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937页。按:原文“得事”疑有误,当作“行事”,待查。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3132页。按:《汉书·酷吏传》师古注云“本弊不除,则其末难正”。见《汉书》卷九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3646页。“止”、“正”二字孰是孰非,也可能都讲得通,待考。 ④萧统《文选》卷第四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578-579页。按:文字小异。 ⑤参班固《汉书》卷六十一《司马迁传》“赞曰”所言,中华书局1962年版,2738页。 ⑥按:师古曰“人情”,“人”盖本作“民”,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也。参陈垣先生《史讳举例》所论,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119-120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