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是作者对《否定斯大林是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一文的重新改写。 苏联的立国和亡国无疑是贯穿和影响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处于这一历史事件核心位置和漩涡中心的历史人物无疑就是斯大林,所谓亡党亡国的苏联问题也就是斯大林问题。在苏共亡党苏联亡国后的整整20年里,世界各国朝野对其真相和原因的讨论一直争论不休,斯大林问题成了20世纪留给人类的一份悬而未决的历史遗产。在世界依然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并进行阶级斗争的社会,不同、甚至对立的思想体系之间不可能有一致的认识。那么至今议论纷纷的斯大林问题到底是什么呢?争论的焦点又是什么呢? 一、为斯大林辩护何错之有﹗ 在我国学术界理论界有这样一种思想现象为时不短了,即为斯大林说句公道话,或者为斯大林辩护,不要说文章很难发表,即使发表出来也往往受到斥责,这是造成当今学界批判甚至肆意辱骂所谓“斯大林体制”、“斯大林模式”的文章特别盛行的原因之一。难道为斯大林说句公道话,为斯大林辩护就错了吗?此种现象不打破,不纠正,学界的科学与民主将被践踏一空。所以,笔者特别怀念20世纪60年代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斯大林辩护的情景。 1963年9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即“一评”,七天后,发表《关于斯大林问题》,副标题是“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一评”是总论,紧跟其后的“二评”,是具体而翔实地展开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之间分歧的第一篇,可见斯大林问题在中苏两党分歧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里,中国共产党人以无畏的姿态和坦荡的胸怀,公开向世界表示:“苏共领导人指责中国共产党为斯大林‘辩护’。是的,我们是要为斯大林辩护。在赫鲁晓夫歪曲历史、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情况下,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利益,我们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地要起来为斯大林辩护。” 中国共产党人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必须要冲破由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为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在全世界掀起大规模反共浪潮提供了求之不得的反苏反共的弹药,是因为必须要揭露和打破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各色各样的机会主义者企图把全盘否定斯大林作为一个定论推向全世界,坚决支持世界上一切为斯大林的正确方面辩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辩护的人们及其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怎样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不只是对斯大林的个人评价问题,更重要的是,怎样总结列宁逝世以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问题,怎样总结列宁逝世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的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为斯大林辩护,是为斯大林的正确方面辩护,是为十月革命创造出来的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光荣斗争历史辩护,是为苏联共产党的光荣斗争历史辩护,是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劳动人民中的声誉辩护。一句话,是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辩护。不仅中国共产党人要这样做,一切忠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党人,一切坚决革命的人,一切正直的人,也都已经或者正在这样做。”[1] 自那以后,40多年过去了,斯大林问题依然如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分析的那样:“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但是,在国际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范围之内,多数人的意见其实是相同的,他们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而且越来越怀念斯大林。”进入21世纪,首先是俄罗斯国家和人民对斯大林的评价,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戈尔巴乔夫时期有了很大不同,可谓风向大变;尤其是2007年俄罗斯教育部对历史教科书作了重大调整,将斯大林时代及其政治思想列入新学年历史教科书,确定斯大林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斯大林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祖国”。[2]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俄罗斯民族的这一重大思想变化一经传到我国,立即在学术界思想界引起不小的反响,随之开始新一轮对“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的批判。这种思想现象,在当今一切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的思想体系中甚为流行。这种试图遮蔽和淡化俄罗斯重新肯定斯大林的思想现象,反映了我国部分学者企图掩盖他们与直接造成苏联亡党亡国的戈尔巴乔夫派别思想上的联系,千方百计地维护他们从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各色各样的机会主义者那里,从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那里搬来的关于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种种谣言、谬误和观点;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种思想现象,即关于评价斯大林的国内外种种动向,往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起伏的一种风向标。显而易见,斯大林问题仍然在世界论坛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依然是人民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这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和斗争的一个焦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