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斯大林问题,一份悬而未决的历史遗产(11)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经济史论坛 李伟 参加讨论

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发生震动世界的论战,斯大林问题是导致两党矛盾的一个主要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指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是完全错误的,“是别有用心的”。自那时以来,世界关于斯大林问题的争论至今不断,正如当时毛泽东就指出的,一切修正主义分子“时时刻刻感觉到斯大林的阴魂不散,在威胁着他们”。[36]
    不论斯大林对苏联,对别的国家和民族,有过怎样的失误、错误,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20世纪的人类发展道路既因苏联兴而变,又因苏联亡而变,这两种相反的变化都这样或那样地与斯大林问题密切联系。斯大林问题不愧为20世纪之魂。虽然世界早已进入了21世纪,但是某种神秘的20世纪之物还在纠缠着人们,依然笼罩在20世纪的“阴霾”之下。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当年毛泽东说的,斯大林问题,这样一个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反响的世界范围的大问题,至今没有做出一个科学的定论。只要世界一天不接受斯大林问题 - 20世纪最大的遗产,就难有安宁。
    那么半个世纪以来议论纷纷、迷雾重重的斯大林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它的核心是什么呢?不同阵营的人们所争论的焦点到底在哪里呢?长期以来,西方及戈尔巴乔夫“改革”散布的“斯大林模式”向听众灌输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假话、瞎话,“忽悠”了不少人是非难辨。其中掩盖着这样一个事实,即苏联历史以全盘否定斯大林的苏共20大为界,前期的斯大林时代以两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是社会主义苏联从弱国奋起、走向繁荣强大的历史;后期的和平建设年代,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以否定斯大林作为自己治党治国的信条和政治动员,是苏联衰落下来直至亡党亡国的历史。因而在关于苏联的立国亡国中不存在一个一概而论的“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关于苏联亡国原因的辩论所涉及的斯大林问题,不是什么玄妙的、神秘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渗透、隐藏在苏共党内的资产阶级分子通过否定斯大林来否定苏共曾坚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通过否定斯大林来否定和放弃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曾经开辟出来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他们从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披着苏联共产党外衣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再需要共产党这个外衣了,与党外资产阶级联合,共同毁灭了苏联共产党和苏联。苏共苏联悲剧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就在这里﹗
    注释:
    [1]《关于斯大林问题--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日报》1963年9月13日。
    [2]《2007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参考数据选编》,学习出版社2008年,第443页。
    [3] 陆南泉:《有关斯大林模式若干重要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报》2007年6月21日。
    [4] 黄元:《苏联解体的挽歌 - 兼谈“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香港传真》No. 2009~11和No. 2009~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204页。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1998年,第797页。
    [7]《2007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参考数据选编》,学习出版社2008年,第443页。
    [8]《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76页。
    [9](美)威廉·兹·福斯特:《评<斯大林时代>》,华新译自美国《工人日报》1956年12月3日,转载《国际问题译丛》1957年3月号。
    [10](美)安娜·刘易斯·斯特朗着:《斯大林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
    [11] 黄元:《苏联解体的挽歌 - 兼谈“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香港传真》No. 2009~11和No. 2009~12。
    [12] 陆南泉:《有关斯大林模式若干重要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报》2007年6月21日。参阅陆南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苏联共产党历史》(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84页。
    [14]《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13页。
    [15]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上海《社会科学报》2007年6月7日。
    [1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2页。
    [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4页。
    [18] 黄元:《苏联解体的挽歌 - 兼谈“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香港传真》No. 2009~11和No. 2009~12。
    [19] 《斯大林文集(1934~1952)》第196页。
    [20] 《我们同时代的人》(俄),1997年第五期,第40页。
    [21]  俄罗斯《真理报》,1999年3月19~22日。
    [22] Ф·丘耶夫:《莫洛托夫 - 掌握一半权力的统治者》,(俄罗斯)奥尔马出版社2000年,第618~619页。
    [23] 转引自(俄)尤·瓦·叶梅利亚诺夫:《在权力的顶峰》,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611页。
    [24]《斯大林文集(1934~1952)》第568页。
    [25] 黄元:《苏联解体的挽歌 - 兼谈“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香港传真》No. 2009~11和No. 2009~12。
    [26]《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45、577、585、549页。
    [27]《斯大林文集(1934~1952)》第279页。
    [28] 毛泽东:《最伟大的友谊》,《人民日报》1953年3月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