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斯大林问题,一份悬而未决的历史遗产(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经济史论坛 李伟 参加讨论

一件是,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作秘密报告,否定斯大林,借此抬高自己,改弦易辙,哪知消息泄漏,招致严重后果。帝国主义抓住此事,在世界掀起了大规模的反苏、反共的浪潮,东欧爆发了波兰、匈牙利事件。赫鲁晓夫这一举动的直接影响,达十年之久,波及范围广泛,特别是改变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 - 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导致了60年代中苏两党的世纪大论战。赫鲁晓夫不知深浅,不接受斯大林的宝贵遗产,反其道而行之,引发苏联国内暗流涌动,政治上长期不稳,经济上无所建树。这成了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的主要原因。勃列日涅夫吸取了赫鲁晓夫的一些教训,搁置斯大林问题,换来了日后18年的政治稳定。
    另一件是,戈尔巴乔夫丝毫不考虑前任几代领导人在斯大林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对赫鲁晓夫的前车之鉴置若罔闻。戈尔巴乔夫搞改革,迟迟找不到切入点,为迎合西方,于是想入非非,自作解人,拿起西方编造的所谓“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大批特批起来,一下子把偌大一个苏联搅得民怨沸腾,举国震荡,造成分崩离析,亡党亡国,世界为之震动,毁掉了社会主义阵营,毁掉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下子陷入低潮。经历了二次大战方平静了40多年的世界,一下子冒出了一大批新国家,至今争斗不断,世界的格局和面貌又一次发生巨大改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变得迷惘、混沌起来。人类世界就是在这样一种“西风压倒东风”的情景下,忐忑不定地走进21世纪,犹如吴牛喘月,踟蹰难行。
    斯大林有生之年做出的这三件事,件件都改变了苏联,改变了许多国家和民族,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由此也就改变了20世纪人类世界的面貌和发展的格局,其影响之巨大而长远,已经远远地超出了20世纪。平心而论,斯大林的诸如肃反扩大化等失误和错误对历史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与他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历史作用相比是局部的、暂时的,在他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面前更显得那么的渺小。显然,否定斯大林,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各种派别千方百计回避或否定斯大林的巨大历史功绩和历史作用,不能不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那么仇视和害怕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影响呢?斯大林历史功绩的根本作用和历史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列宁有这样一种思想认识:在理论上认识一个问题与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回事。马克思列宁在理论上基本解决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可是真正在实践上将他们的理论民族化、具体化、生活化,变成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生活的内容,并为之确立了一系列实现和巩固这个基础的原则和方法,是由斯大林完成的,或者说其中相当的一个部分是由斯大林完成;不仅如此,斯大林还为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继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和进一步发展的生长点。正是这样一些具有长久性的、根本性的原则、方法和思想理论,使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各色各样的机会主义者非常害怕,正像他们自己所表白的,“一切问题的总根子,就在斯大林所建立的这一政治制度上”。[11] 显然,这对他们来说,如果不将其除之,被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的人民完全继承和掌握了,他们的末日就不远了,这是他们总在那里妖魔化斯大林,总是反复地批判、丑化、诬蔑所谓“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和离间革命人民的真实意图和原因。
    四、“斯大林模式”一说从何而来?
    西方、美国的生活方式,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羡慕、模仿,他们又自命为人权卫士、民主楷模,几个世纪以来到处推销他们的民主观念和他们自导自演的民主方式,可谓争斗不断,硝烟弥漫。但是读者什么时候听到或看到过国内学界、新闻界广泛使用诸如“美国模式”、“西方模式”这样的术语和概念吗?要讲这模式那模式,难道最该有的不是“美国模式”、“西方模式”吗?﹗可是偏偏就是“美国模式”、“西方模式”这样的概念、术语,美国、西方的学术界思想界自身是不怎么讲的。国内外这种奇怪的思想现象和社会现象,很是值得人们深思。
    懂外语的读者都不难理解,“模式”与“方式”一词无论在英语里还是在俄语里,是两个词,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马恩列斯毛的著作里很难看到使用“模式”这个概念或术语,经常使用的是“方式”一词,如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等。所谓方式,它的精神内涵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有你的做法,我有我的做法,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别学。“模式”一词就不同了,上来就自我标榜,自己是模型、样板、典范,其潜台词是说自己是先进的,你得学习我,要推广我的一套。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有这样一个不大被人注意的事情,在恩格斯的名著《反杜林论》第一篇第四节,彻底揭露并粉碎性地批判了杜林自我标榜和试图推行的“世界模式论”。由此,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科学界不再敢像杜林那样使用“模式”一词。读者可以翻翻我国70年代末以前的理论文章和著作,是很难看到“模式”一词的,不像现在,“模式”一词广为使用,动不动就称自己或恭维别人的某某东西为“模式”。现在的情景是,“模式”一词驱赶了“方式”一词,广为流行,成了学术界思想界一种行文的时尚。
    “模式”一词的再生,源于西方思想界,他们在斯大林逝世之后,欺世盗名,把“模式”一词用在斯大林身上,编造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概念,并赋予它一套内容和逻辑,推向全世界。毫无疑问,西方思想界编造这个概念是作为贬义词使用,讽刺和挖苦苏联,讽刺和挖苦那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是套用斯大林和苏联,是什么极权、独裁等等。几十年来,西方思想界不断地把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领导下否定斯大林,反其道而行之搞出来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种种弊端,统统塞进“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这样一类概念里,把不是斯大林的东西硬按在斯大林身上,以此来抹黑、否定斯大林、斯大林时代和苏联,以此来丑化、污蔑、否定斯大林领导下创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采用谎话重复千遍即是真理的手段,搅乱人们的思想,蒙骗和误导了不少善良的人们。
    其实,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在一段很长的时期里也是不用西方思想界编造的“斯大林模式”这个意在否定苏联的概念。苏联思想界开始频繁使用这一概念,是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