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站在贫苦农民利益上的累进税 土地革命前期,革命根据地刚建立不久,普遍采取向剥削者筹粮筹款的方式来解决军政需要。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经济发展了,广大农民在土改中得到了实惠,税收便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农业税在根据地又称为土地税或公益捐,苏维埃的土地税是直接为革命服务的。“为打倒反革命的需要(如为扩大红军及赤卫队,供给政权机关),及增加群众利益的需要(如设立学校,看病所,救济残废老幼,修理道路坡圳等),苏维埃得向农民征收土地税”。苏维埃的土地税坚持打击封建剥削、保护贫农的原则,“土地税,以保护贫农,联络中农,打击富农为原则,须在苏维埃建立之后,而且群众已经得到实际利益,经高级苏维埃批准时,才可征收”(注:《湘赣苏区土地和商业累进税暂行征收条例》,1932年1月。)。 为了实现打击封建剥削、保护贫农的原则,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税实行按阶级征收的累进税。1932年1月通过的《湘赣苏区土地和商业累进税暂行条例》指出,“苏维埃政府为实现贫苦农民的利益,宣布过去反动政府所有之一切捐税、厘金完全无效,实行站在贫苦农民利益上征收统一的累进税。”(注:《湘赣苏区土地和商业累进税暂行征收条例》,1932年1月。)后来,到1934年,毛泽东总结了土地斗争的经验,完整地提出了按阶级征收的累进税政策。他说:“农业税依靠于农民的革命热情,使之自愿的纳税,同样是累进原则的征收法。家中人口少分田少的税轻,家中人口多分田多的税重。贫农中农税轻,富农税重。雇农及红军家属免税。被灾区域按灾情轻重减税或免税。”(注:《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红色中华》第3期,1934年1月26日。)这个原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税收问题上处理农民内部各阶级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 (三)阶级的免税政策 为了保障贫苦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苏维埃还以阶级的原则实行减税或免税。“征收的原则,除去将纳税的重担放在剥削阶级身上外,依阶级的原则来解决,对于被剥削阶级最苦的阶层的群众,免除纳税义务”(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颁布暂行税则的决议》,1931年11月28日。)。 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税规定有起征点,“农业税率的规定,也只能以能维护必需生活费外为开始征收标准。……不足标准者皆免税”(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颁布暂行税则的决议》,1931年11月28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起征点由各地按当前经济情况自定。譬如1932年湘赣省规定:“除去一年全家食用(以每年每人须食用干谷六百斤计算)外,……全家总剩余量,一百斤下免征。”(注:《湘赣苏区土地和商业累进税暂行征收条例》,《红旗周报》第31期,1932年3月11日。)赣东北省规定每人“全年收谷五石以下免收税”(注:《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土地税征收法》,1932年8月27日。)。 在规定农业税起征点的同时,还针对不同情况制订了详尽的减免税规定。根据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农业税的减免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对红军和公教人员的减免;对贫雇农的减免;鼓励生产的减免;灾欠减免及社会照顾的减免。对贫雇农的减免规定,雇农及分得土地的工人一律免纳农业税。贫农收入已达到起征点,但仍不能维持其全家生活的,得由乡苏维埃决定,给予个别减税或免税。 二、抗日战争时期农村各阶级的合理负担 (一)合理负担的累进税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增强了农民的负担能力,为抗日根据地的税收打下了基础。但是,战争的巨大消耗同有限的农民负担能力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一方面进行精兵简政,以减少财政开支,一方面实行合理负担的累进税。 抗日战争时期的合理负担主要是指各阶级之间的合理负担,负担的安排在农村主要是解决好地主、富农与劳动农民的关系,即“合‘阶级’之理”。中共中央对各阶级的负担安排确定了两条政策;一是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7页。),“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25页。)。其二,对封建剥削进行限制,尽量减轻贫农中农的负担,但不能像土地革命时期那样,负担大部归于富有者。“抗日经费除赤贫者外,一切阶级的人民均需按照累进的原则向政府交纳,不得畸轻畸重,不得抗拒不交”(注:《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1942年1月28日。)。 各根据地根据中央的指示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如1940年12月颁布的《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暂行办法实行细则》规定,各种资产收入的统一单位规定名为“富力”,根据土地和应纳税的财产的多少,将纳税人分为十二等“富力”。然后按等累进定分,“富力”少者分少,“富力”多者分多。其累进办法是,从第一等至第六等为一种累进率,按零点一累进,第七等至第十二等为一种累进率,按零点二累进,到了第十二等便停止累进,是为最高累进率。另外规定分数的计算与征收方法,不论男女老幼,均以个人为单位计算,每人定一免税点,免税点以下者不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