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宋朝“火运”论略(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刘复生 参加讨论

四、炎帝崇祀的流变
    炎帝姜姓,出于西北羌人,这在古代典籍中无异辞。有关炎帝或炎帝神农氏的记载比较纷杂,且处于变化的过程中[50]。但总的来说,在早期传说中,炎帝是作为古帝王之一的面貌出现的。钱大昕说:"太史公书述《五帝本纪》,始于黄帝。班固《古今人表》、《律历志》,依《易系辞》,首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又依《左氏传》,列少昊金天氏于黄帝之后,于是三皇五帝之目,五德代嬗之序,昭然其不可易矣。"[51]
    有关炎帝的不同传说,各自有其渊源。其中之一谓炎帝葬于今湖南酃县,我认为,这是"五运"说在汉代的产物。
    《吕氏春秋》有《十二纪》,其纪四季祀礼谓:春天"其帝太暤,其神句芒";夏季则"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秋季则"其帝少皋,其神蓐收";冬季则"其帝颛顼,其神玄冥"。高诱注云:"炎帝,少典之子,姓姜氏,以火德王天下,是为炎帝,号曰神农,死托祀于南方,为火德之帝。"此言"托祀",正如高诱注云黄帝死后"托祀为中央之帝"一样。托祀于南方,是谓在南方行祭祀之礼,并不表示炎帝真的与南方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有的话,也是炎、火连累相及而已。《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高诱注同上。不难看出,这个解释出于"五德始终"法则。"金木水火土"五德,相次转移,凡帝王之兴,必感其一。前之德衰,后之运起。炎帝是第一个乘火德之瑞的古代帝王。炎帝之后的黄帝,有土德之瑞,土克火,得以代炎帝而立。虽然如此,自古帝王之中,黄帝得到的尊荣远比炎帝为多,炎帝是被长期冷落了。
    炎帝本与南方或赤帝并不相干,但后世却把炎帝与赤帝混为一谈。如前所言,帝王感生,出于汉代纬书。其所言五方帝之赤帝非炎帝,黄帝亦非炎黄之黄。五人帝中的炎帝既托祀于南方,于是便与五方帝之南方赤帝对照或者混淆起来。
    宋朝之前,"以火德王"的王朝如汉朝、蜀汉、北朝姚秦、南朝萧梁、隋朝等,并没有将国运与炎帝联系起来者。对炎帝表示出特别崇敬的,大概只有北周宇文氏了。北周宇文氏自言"其先出自炎帝。炎帝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52]。其"圆丘则以其先炎帝神农氏配昊天上帝于其上,五方上帝、日月、内官、中官、外官、众星并从祀。……南郊,以始祖献侯莫那配所感帝灵威仰于其上"[53]。其德运为木德,所祀感生帝乃为相应的苍帝灵威仰。可见其对炎帝的崇祀为尊祖,与德运之说无涉。
    宋朝虽然以"火德"为国运,但最尊崇者,仍为黄帝。如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二月戊子,诏"祀土德于黄帝坛,圭币牢具如大祠制"[54],却未见对炎帝有何特别的尊崇。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月,真宗弄神托梦,以轩辕皇帝为赵氏始祖,称之为圣祖。进而有一系列的崇奉活动[55],如建宫观、上尊号、建降圣节等,不一而足。天禧四年(1020年)谢绛上言议改国运时说:"神农氏以火德,有火星之瑞。圣祖以土德,黄龙地螾见。……国家膺开先之庆,宜黜五代,绍唐土德,以继圣祖。"董行父议据三统说也云应继"黄帝"为天统,"显黄帝之嫡绪"[56]云云。李昉于开宝五年(972年)所撰的《黄帝庙碑序》指出,正是在太祖关于"前代帝王有功德昭著、泽及生民者,宜加崇奉,岂可庙貌堕而享祀寂寞乎"的诏令下,坊州(今陕西黄陵)修复了黄帝庙,言"昔者炎帝道衰,诸侯未制,惟力是恃,伊民何依。黄帝于是神聪明之德,振威武之气。"[57]是乃沿"神农氏世衰"的传统说法。李昉又有《帝尧庙碑记》,对于"盛德在火"[58]的尧帝(汉儒所谓第二个火德之君)倒表示了极大的尊崇。
    王明清撰《挥麈录》说:"祖宗朝重先代陵寝,每下诏,申樵采之禁。至于再三。"[59]这话说得不错,北宋时对历代帝王陵寝可说是爱护有加。乾德四年(966年)十月癸酉,宋太祖有《前代帝王置守陵户祭享禁樵采诏》云:"自古帝王,受天眷命。"并言:"太昊葬宛丘,炎帝葬长沙,黄帝葬桥山,颛顼葬临河,高辛葬濮阳,唐尧葬城阳,虞舜葬零陵,女娲葬赵城,夏禹葬会稽,商汤葬宝鼎县,周文王、武王葬咸阳县,汉高祖葬长陵,在长安北,后汉世祖葬洛阳界,唐高祖葬三原县东,太宗葬醴泉县北,凡已上一十六帝,各置守陵五户,每岁春秋二时,委所在长吏,各设一祭。"[60]又有商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周成王康王等10帝,各置守陵3户,岁一祭;又有秦始皇、汉景帝、汉武帝、唐明皇等15帝各置守陵两户,3年一祭;又有周桓王、汉元帝、唐高宗等38帝陵"常禁樵采"。这仅仅是一道普通诏书,无甚特别之处。但正是这道诏书,给后世对炎帝的崇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今可见最早记载炎帝的葬地的是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61]从所记内容可知,《帝王世纪》之说当出于汉儒。自此而后,多言炎帝葬长沙。魏国人刘劭、王象所撰之《皇览》,是最早一本记述先代帝王冢墓的著作,记有与黄帝作战的蚩尤冢等,然而同样与黄帝作战失败的炎帝之冢却未有记载,显然不能理解为疏忽。所以我认为,所谓葬于湖南酃县的炎陵乃是根据汉晋以来的传说(进一步说,出于汉代纬书)。炎陵真实所在,本难考定,托而祀之,亦为宜然。炎帝传说本非单一,如宝鸡相传为炎帝故里,也有炎帝祠和炎帝陵。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受到人民的普遍追戴,是理所当然的。
    明清时期,对湖南炎陵祠庙进行过多次修复,崇祀活动相当频繁。据当地史志记载[62],有"钦遣"致祭明碑15块、清碑38块,对炎帝的尊崇越益显盛。溯其源起,正在宋代,其中罗泌所著《路史》(成书于1170年)一书有重要影响。其卷十二《后纪三》云:
    炎帝神农氏,……受火之瑞,上承荧惑,故以火纪时焉。……都于陈。盖宇于沙,是为长沙。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有唐尝奉祠焉。太祖抚运,梦感见帝,于是驰节夐求,得诸南方。爰即貌祀,时序隆三献。恶戏!盛德百世,祀至神农,亡以尚矣。我宋火纪,上协神农,岂其苗裔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