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 [2][33][34][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97页,第365页,第372页至373页。 [3]《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至19页。 [4][25]庄季裕:《鸡肋编》卷中。 [5]程泌:《洺水先生集》卷十九。 [6]罗愿:《新安志》卷一。 [7]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十四。 [8]吕陶:《净德集》卷一。 [9]《宋文鉴》卷二十四。 [10][51][38][45][43][39][50][31]洪迈:《夷坚支志》甲集卷五、卷一,癸集卷五;《夷坚志》丁集卷十五,丁集卷六,辛集卷七、卷三十三;《夷坚志补》;《夷坚支戊》卷七。 [11][28][48][55][18][32][20]《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四之二三,六九之五十,三二之一二;《职官》四四之三;《刑法》二之八八,二之一三九;《帝系》六之一三。 [12]刘敞:《公是集》卷五十一。 [13]《吴郡志》卷三十七。 [14][26][36]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卷二。 [15]《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16]黄震:《黄氏日抄》卷七十八。 [17]王安石:《王临川全集》卷三十九。 [19][22][24][49]《宋史》卷二五五,卷一五六,卷一八五。 [21]张知甫:《张氏可书》。 [23]夏竦:《文庄集》卷十五。 [27]苏轼:《东坡七集·奏议集》卷一。 [29]朱熹:《朱文公文集》《别集》卷十。 [30]《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 [37]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 [41]李昭酂:《乐静集》卷十一。 [42][35][4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三,卷八十五,卷一○○。 [45][47]潘永因:《宋稗类抄》卷一,卷七。 [52]蔡襄:《荔枝谱》。 [53]张方平:《乐全集》卷十四。 [54]李新:《跨鍽集》卷二十。 [56]《全宋文》卷四十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