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新证 南齐秀才策题中之法家论调考析(6)
在北魏太和七年春正月,孝文帝曾因一次秀才策试而发出如下诏旨:"朕每思知百姓之所疾苦,以增休宽政。而明不烛远,实有缺焉。故具问守宰苛虐之状于州郡使者、秀孝、计掾。而对多不实,甚乖朕虚求之意。宜按以大辟,明罔上必诛。然情犹未忍,可恕罪听归。申下天下,使知后犯无恕。"事见《魏书》卷7《孝文帝纪》。秀才有负殷殷"求言"之举,未能将"守宰苛虐之状"如实上达,孝文帝遂为之糯蟓,几乎将秀才们"按以大辟"。孝文帝欲利用策试服务国政的意图,表现得相当充分。 《北齐书》卷45《文苑樊逊传》录有北齐秀才樊逊对策五道。我在《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一书中,曾经引用其第四策以为参考,并曾作出如下推论:"几乎句句用典,极雕琢藻饰之能事。策题虽关乎政务,答策则全在显示文采。无论主考者还是应试者,显然都不是把它作为政论来看待的。"不过,现在我也打算修订这一看法。 樊逊这段答策,文字固然过于雕琢典丽,恐非鲜卑贵族们所能理解或有意阅读,但其中诸如"诏书挂壁,有善而莫遵;奸吏到门,无求而不可。皆由上失其道,民不见德,而议者守迷,不寻其本"一类斥责,对于北齐刑狱滥酷的现实,无疑仍是有相当的针对性。又其时第三题问以"释道二教",这首策题的详细内容别见于《广弘明集》卷24"僧行篇"所收北齐文宣帝之《议沙汰释李诏》。《诏》中有言:"乃有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充,王用因兹取乏。"而樊逊则答曰:"帝乐王礼,尚有时而沿革;左道怪民,亦何疑于沙汰!"尽管如汤用彤先生所谓:"文宣帝颇信佛教,又狃于积习,未敢轻于沙汰"[19],然而樊逊在对策中对"沙汰"的支持,显然具有不容忽略的重要意义,它与其时的其它排佛呼声一道,构成了后来周武帝灭佛的舆论先导。此外其第一策反对封禅,第二策倡言主张"循名责实,选众举能,朝无铜臭之公,世绝钱神之论",都不无可资称道处。 看来,南北朝特别是南朝的察举对策,虽然深受当时浮华典丽的文风影响,主要成了一种文辞考试,其"陈政"、"求言"的方面不甚突出;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决不是与政务全然无涉。在其浮丽辞藻之下,仍有沉实的音符时或可闻。我们不可以偏代全,绝对化地论定它们与现实政治毫无干系。策题以及答策中当然免不了经常会有不少空泛之论,但即使是这些一般性的议论,也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政治功效:通过不断重申着某些政治原则,如富国强兵、举贤任能、平政裕民等等,从而在一个帝国衰微而士族浮华虚诞之风弥漫于时的时代,传承着专制官僚政治传统,系一缕于不绝。魏晋南北朝是士族政治的盛期,帝国体制、专制皇权、官僚法纪和儒家意识形态,都呈现出明显的衰微低落。不过我们并不同意"门阀贵族合议政体"以及"六朝贵族论"等等论断。士族特权在此期固然大大地膨胀了,不过这最终仍未造就一种全新的政体。门阀与皇权的共治,如田余庆先生所论,不过是一种"皇权政治的变态";以士族任官特权为核心的士族政治,在我们看来,也不过是官僚政治的一种"变态"。秦汉大帝国的专制官僚政治,依然构成了深厚的传统,时时显示着它的历史影响。就政治文化而论,通行于帝王诏敕、臣工奏议中的言论,依然时时申说着官僚政治的治国原则;而如本文所示,察举策试在维系这种政治文化传统上,也在发挥着不宜忽视的作用。它们都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桥梁。这,也便是本文写作的宗旨所在。 注释: ①当然,齐武帝"学士辈不堪经国"之言,《南齐书》卷56《幸臣传》作"明帝曰",史称明帝也是注重吏事的。 ②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三章第九节,"南朝的军礼搜狩礼以及射礼"。 ③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上册第1074页。 ④章太炎:《检论》卷3"学变"。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1,中华书局,中册,第350-351页。 ⑥《读通鉴论》卷10,上册,第309页。 ⑦《朱子语类》卷136,中华书局,1986年,第八册,第3235页。 ⑧《吕思勉读史札记》,"魏晋法术之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60页。 ⑨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新政权之黑暗"。 ⑩《文选》卷49注引王隐《晋书》。 [11]唐长孺:《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魏晋南北朝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第336页。 [12]叶适:《学习记言》卷3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68页。 [1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第107页。 [14]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十三章第四节"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 [15]《通典》卷16"选举四"。 [16]《魏书》卷66《崔亮传》。 [17]按,"顾法"当从《建康实录》卷12作"顾法秀"。 [18]《吐鲁番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一册,第113-119页。 [19]汤用彤:《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第388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