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九边”的军数(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梁淼泰 参加讨论

甘肃。洪武五年,"置甘肃卫指挥使司"[58]。洪武十二年,设陕西行都司,内中甘州左、右、前、后、中卫均为甘肃卫分设[59]。洪武三十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陈晖言:"凉州等卫十有一屯,军三万三千五百余人","凉州、西宁、永昌、肃州、庄浪累岁丰熟","其甘州、山丹等六卫地寒"[60],所举皆陕西行都司属卫。洪武二十五年,"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屯守",是以甘肃、宁夏屯田为依据的[61],甘肃应是照此遵行。按三七比例推计,甘肃应有军5万左右。建文至永乐初年,陕西行都司属卫曾有改动,军额尚未能确定。戍守甘肃的还有班军。永乐十年,"宁夏骑士二千屯凉州镇番"[62]。宣德初,甘肃操备军士,陕西都司调至者1万人[63]。旧有延安、庆阳诸卫军戍甘州,宣德七年,延庆卫军改戍宁夏,"以宁羌、兰州、秦州、临洮、巩昌、山丹、永昌、凉州及甘州左、右、中、前、后五卫官军戍甘州,通计九千八百七十余人。肃州、镇番、西宁、秦州卫、礼店千户所去甘州远者皆遣还"[64]。万历《明会典》和《春明梦余录》均记甘肃原额军9万余名,《续文献通考》记各卫原额计96398名,三者数字相近。甘肃卫所原额军数,"会典甘肃一十二卫三所军士七万五百六十名"[65]。《明宪宗实录》记:"甘肃等卫所大约原额旗军七万二千九百余名,今实有者四万一千八百余名,事故逃亡三万一千一百余名"[66]。《明孝宗实录》记弘治十三年,"陕西行都司所属卫所原额旗军七万一千九百余人,今止存三万七千五百余人"[67]。"甘肃各卫原额旗军共七万三千九百四十余人",弘治十六年,"今见在止四万一千六十余人,余皆逃亡"[68]。万历《明会典》等记9万余名之数是在7万余名卫所常操官军之外,加计了班军和冬操夏种舍余。《九边考》的记述可供参证:"肃州左等一十五卫所原额冬操夏种舍余并调到备御陕西兰临等卫官军八万九千五百一员名",此数与9万余名相近。临洮、兰州等卫原戍宁夏,宣德七年以后才改戍甘州。《九边考》所记原额数是宣德七年以后的军数。在此之后,又记:"本镇官军舍余七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员名"。这是减除了轮班操军后的数字,与《明宪宗实录》等所记甘肃卫所军数相近。所减除的轮班操军数9000余名亦与宣德七年以后班戍甘州军数相近。从《九边考》所记甘肃原额军数可证万历《明会典》、《春明梦余录》、《续文献通考》所记甘肃军数是明初原额,内中除常操卫所军外,还计入了轮戍官军和冬操夏种舍余之数。周弘祖《甘肃论》内记甘肃军33894名,凉州10858名,同于《续文献通考》所分记甘州、凉州原额军数,但庄浪军数已不同。《甘肃论》记甘肃镇军只记了甘肃、凉州、庄浪三处,合共55608名。其未记西宁、镇番、永昌、肃州四卫军数,可能是因宣德七年以后有命肃州、镇番等卫"去甘州远者皆遣还"之故。未记山丹卫军数原因则不明。《甘肃论》所记饷数有山丹、甘肃年例银4万两,凉州3万两。另庄浪军数前记"汉土马步并招募官军",二者相参证,《甘肃论》虽然仍按甘州、凉州的原额军记数,但其所记镇军数或饷数已非明初原额。
    综上所论:一、《春明梦余录》所记北边六镇军"原额",只有宣府和甘肃是明初原额,其余是嘉靖朝军数,"原额"是指相对于隆庆朝军额而言。二、永乐间,按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的最高军数计共有军683056名。不过,永乐朝长达20余年,各镇军数增减不一,辽东、宁夏的最低军数与最高数之间相差近倍。似此,永乐间即使北边军数有68万余名也并非长期能保持此数,而且此数也未高达百万之众。
    《图书编·九边图叙》说,明初"东至辽海,西尽酒泉,延袤万里","列镇屯兵带甲六十万"[69]。洪武、永乐两朝北边的军数,《九边图叙》所言较近乎实际。
    
    正德十一年,兵部言:"祖宗御戎之法,规模宏远,东起辽阳,西至甘肃,烽堠万里,画为六镇,而蓟州、雁门又设重关以屏蔽之,各镇带甲儿四十万,岁费粮草以百万计"[70]。靳学颜说得更确切,"我朝自成祖北征……其始沿边一带,治兵不过四十万"[71]。可见,永乐末年起,北边军力约为40万。
    正统十一年十月,"遣给事中、监察御史往各边分赐备边官军白金,人一两,共二十五万七千一百五十二两"[72],北边军数共257152名,与永乐末年以后军40万名相比,20余年内减耗了36%。
    土木之变前北边六镇的戍军数。"自延绥至肃州东西逶迤六千余里,守备官军舍余不过五万六千余人",内中"甘肃已有四万二千八百人,足以守备,惟宁夏、延安军少","于河南都司属卫并潼关卫拣选精勇者三千人分为二班,宁夏增一千,延安增五百"[73],陕西三镇共约59000名。大同,"本处军马止有二万四千六百余人",后遣回屯田步军2400名,又于山西、河南操备步军内选1500名骑兵,合共28500名[74]。宣府,"操备哨守等项马步官军止一万三千五百余人"[75]。辽东,"宣德以后屯田之法虽日侵废,军士犹余四万五千四百",此4万余名军士似指屯军。永乐十年以后,辽东屯守比例为2/3[76],按此推计,宣德以后正统间辽东军数应为68100名,内操军22700名。六镇戍军共计123700名。
    弘治朝北边军数。"弘治十四年设固原镇。先是,固原为内地,所备惟靖虏。及火筛入据河套,遂为敌冲。乃改平凉之开成县为固原州,隶以四卫,设总制府,总陕西三边军务"[77]。四卫为固、靖、甘、兰四卫。《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三十四册《九边四夷》内未记固原军数。《春明梦余录》记原额28830名,略高于四卫额设军数,此数可信。其余各边,辽东"见在止有七万之数",宣府"五万八千余名"[78],宁夏"二万三千"[79],甘肃"见在止四万一千六十余人"(班军未计入)。延绥,弘治八年"二万五千四百二十三员名"。唐龙记额军28767名,弘治十四年又召募军士、抽选余丁共9704名[80],合共38471名。弘治十八年,"兵部会议以闻,佥谓(宣、大)二镇主兵几八万,客兵三万"[81]。客兵调遣不常,可只计主兵,减去宣府军数,大同主兵21900名。弘治朝北边镇军共281261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