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明代各朝"九边"的军数,现分镇列表如下(见155页,带*号者为估计数): 明代各朝"九边"军数表 从表内各朝军数可见:明初,北边各镇军额约60万,永乐北征后约40万。明人王廷相说:"迁都之后,京师置七十二卫所,约官军不下三十余万,畿内置五十余卫所,约官军不下二十余万。以外言之,括诸边之兵,不能过此数。以腹里言之,括诸省之兵,不能过此数"[109]。明初北方边镇的军额正符合王朝的"居重驭轻"原则。永乐以后北边军数下降,正统至弘治间不及30万名,这反映了军役的劳役管理形式之面临困境。嘉靖间在各镇募军,自嘉靖十七年至二十八年,辽东、宣府、大同、延绥、甘肃、山西、固原共募军60635名[110],占嘉靖二十八年"九边"军数的13%。通过招募、清勾,嘉靖间"九边"军数超过了40万。隆庆、万历朝"九边"军数号称80余万,实约60万。从明初至明末,"九边"军数呈马鞍形,嘉靖后期至万历年间年例银的剧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变化。与此同时,京营军数也有变化。"成祖初制四十万",嘉靖四十二年,"止剩八九万"[111]。明后期"九边"军数远超过京营,又引起朝廷的忧虑。嘉靖时已有人指出,边兵"势力专一,得以窥伺,玩我京兵,甘肃大同兵变由此"[112]。如何居重驭轻,内外相制,成了迫切的问题。 为保持"九边"数十万军,明朝不断设法补充军员,然而成效有限。永乐至弘治近百年辽东军数减少63%,甘肃卫军减少44%。宁夏自明初至嘉靖间,卫所军减少54%。宣德七年以后至嘉靖二十年,甘肃卫军减少55%,轮戍班军减少54%[113]。可见,清勾、召募等等都难以补足原额。各朝的各镇军数多低于原额,实有军数又低于现有军额。这反映了明朝未能有效地适应军役管理形式的转变。 明代"九边"的军数关系有明一代的政制、军制与边防。同时,它也关系明代的社会经济。"九边"军数是边地屯田劳动力的主要标志。军需给养,饷以供军,"九边"军饷是明代财政的一大问题,边饷中的折色又促使"九边"粮草市场兴旺。不仅如此,"九边"军数还关系边地人口和居民点的分布。边地人口稀少,卫所军成了边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份。其中辽东"但立卫,以兵戍之"[114]。西北"自陕西临洮府兰县迤西止有军卫旗守城池,而无州县管属人民"[115]。"自绥德至榆林,屯兵之地几二百里"[116]。明代卫军的家小随军,逐代繁殖。仅从明初到天顺间八、九十年内,"陕西、辽东、大同边城官舍军民之家,或十数丁,或五七丁"[117]。甘州在城五卫"设置年久,生齿日繁,各家户下正军之一,余六七丁,或一二十丁者有之"[118]。如计上女口,一军之家,平均以15人计,按明初北边军60万名推算,北边卫籍军户约有人口1000万,约占天顺间全国人口7000余万的1/7。其后,当仍有繁衍增长。军户或与民户分开,自行聚居。如陕西,明政权为强化管理,曾以"各卫塞堡军人不住本寨,移居山坡村落,管寨旗甲不能钤束,以致为盗,无所不至"为由,"将小寨移入大寨,委致仕千百户坐寨钤束"[119];或是与居民杂居。如陕西环县,县城"周围三里许,编民余四百户,而城居者仅数十家,戍兵僦屋,闾巷不能容,至假学宫居之"[120]。有的卫治所在成了贸易点,如辽东三万卫所在的开原设有马市。有的卫城人口甚密,如陕西靖虏卫,"城中居人,无虑数万口"[121]。有的卫城,居民多为军户,如绥德城,"绥德官兵,自戍边之外,其在本城内外居住","绥德编氓,多散居乡落,城中居民,不数十户,比屋连巷,俱是卫所丁籍"[122]。就连边地的城市,居住人口中亦多军户,如大同,"城中军民繁多"[123]。宣府镇城更是"军多民少,市口绝无居民"[124]。"九边"卫军构成了边地人口的主要成份,并由此使边地居民点和城市形成其特色,治明代社会经济史者,不可不予以注意。 注释: [1]《明经世文编》卷四一三,王任重:《边务要略》。 [2]《明太祖实录》卷五八。 [3]《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 [4]分见《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七、卷一九六、卷二○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