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宋儒任意删经、改经造成经籍沦丧而外,毛奇龄认为,后世经说的误解或不解,甚而"悖经"、"祸经",也是导致"六籍晦蚀"的重要原因。所谓"圣学之亡,亡于儒说,非虚语也。"(29)他评论历代经说,"谓自汉迄今,从来误解者十居其九;自汉迄今,从来不解者十居其一。"(30)就连历代大儒及其经说,毛奇龄也多否少可。他说:"能通一经而称为儒,博通群经而称为大儒,则自汉迄今,惟西汉有孔安国、刘向,东汉有郑玄,魏有王肃,晋有杜预,唐有贾公彦、孔颖达,合七人。而他如赵岐、包咸、何休、范宁之徒,皆无预焉。即或博综典籍,胸有筐箧,如吴之韦昭,晋之郭璞,唐之李善、颜师古,宋之马端临、王应麟辈,并于经学无所预。降此而元明,则响绝矣。然且天生此七人,而六经得失尚未参半,《诗》、《书》得者十之五,三《礼》得者十之六,《左传》得者十之八,而《易》,而《春秋》,而《乐》,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则全无得焉。"(31)历代经说之所以多误解或不解经义,毛奇龄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他看来,"汉儒解经,惟过于求据,故反有失经义处。此正求据而失之者也。"(32)宋儒则恰恰相反,"第先立一义,而使诸经之为说者悉以就义,合则是,不合则非。是虽名为经义,而不以经为义。"(33)正是这种"六经注我"的解经方法,使得宋儒往往随意添设字句以成己意,或轻易扫灭前贤以伸己说,从而误解或曲解经义,造成"祸经"的严重后果。毛奇龄抨击说,朱熹"《集注》于诸贤所言,必尽情吹索,一概扫灭,自有子孝弟,子夏贤贤以后,并无一许可者。即夫子所言亦必藉其补救,以正阙失。岂儒者所学,原与夫子一门有异同与?抑亦儒者神圣,直接尧、舜、禹、汤,而于夫子以下多未当与?"(34)对宋儒解经随意添设字句之处,毛奇龄也多所指责。如解《论语》,"文犹质也。必添曰:文之不可去,犹质之不可独存也。质犹文也。必添曰:质之不独存,犹文之不可偏去也。且又必添曰:若欲尽去其文,而仅存其质。然后接下句。""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一段亦如此,"谓唐虞才盛于周,然于'有妇人焉'二句,决接不下。必须添'降而夏商,皆不能及'二句,然后可接。"毛奇龄于此"辄大愤懑,天下有圣贤措词如是阙落,必需在傍者添唇补舌而后能达意,岂可为训!"(35) 为了避免前代经说误解或不解经义的弊病,真正达到"儒者说经,本欲卫经,使圣贤言语了然,作斯世法式"的目的,毛奇龄提出了新的解经方法,这就是"以经解经",兼及诸子百家及后儒经说。他说:"予之为经,必以经解经,而不自为说。苟说经,而坐与经忤,则虽合汉、唐、宋诸儒,并为其说,而予所不许。是必以此经质彼经而两无可解,夫然后旁及儒说。"(36)亦即说经必"以经证经,不得已而及传,又不得已而后及诸子百氏,以至汉后儒说之说经者。"(37)针对宋儒随意添设字句,曲解经义以就己说的做法,毛奇龄特别强调:"解经最患添设,圣人语言不容搀和,少加搀和,便是变乱。此不可不慎者。"(38)为了能够正确阐释经义,不至曲解先圣先贤,毛奇龄还制定了详细的规条,诸如勿杜撰,勿武断,勿误作解说,勿误章句,勿误说人伦序,勿因经误以误经,勿自误误经,勿因人之误以误经,勿改经以误经,勿诬经,勿借经,勿自造经,勿以误解经之故而复回护以害经,勿依违附经,勿自执一理以绳经,勿说一经碍一经等,(39)凡十六条,以为解经、说经者戒。不难看出,毛奇龄的经学主张,大多针对理学的空疏学风而发,而与其后继起的汉学途径相当接近,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值得注意的是,毛奇龄在推阐其治经方法时,已经汉宋并提,并在二者的对比中表现出明显的右汉左宋的倾向,尽管他本人否认这一点。在强调解经必"以经证经","夫然后旁及儒说"之时,毛奇龄明确指出:"然且儒说之中,汉取十三,宋取十一。"他认为,"此非右汉而左宋也。"而是因为"汉儒信经,必以经为义,凡所立说,惟恐其义之稍违乎经。而宋人则不然",往往空凭胸臆,强就己说,"虽名为经义,而不以经为义",(40)甚而"自矜所学直接尧舜,互相标榜",于"先圣先贤恣情驳贬"。(41)二者相较,自然要"刻于宋而宽于汉"了。(42)可以说,毛奇龄的经学主张,对明末清初学术界由宋而汉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明末清初,毛奇龄不仅以其反程朱、反理学的激烈言论和扫落宋明的经学主张名噪一时,而且以其广博的学术成就在当时的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他博学多才,著述繁富,于经学、典制、史志、乐律、音韵、诗词等均有相当造诣,而尤"长于说经"。后人称其"淹贯群书,诗文皆推倒一世,而自负者在经学"。所撰文集"合诗、赋、序、记及他杂著,合二百三十四卷",(43)经学则自《易》、《书》、《诗》、《礼》、《春秋》,至《论语》、《孟子》、《孝经》、《大学》、《中庸》,以及音韵、乐律,无不涉猎,著述达五十余种、二百余卷之富。在此,仅以毛奇龄对《易经》和《周礼》的研究为例,考察其对当时学术转变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