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周礼》的研究中,毛奇龄同样致力于弄清其书"庐山真面目"。《周礼》又名《周官》,始见于《史记》、《汉书》之记载,其来历则说法不一,或云出自山岩屋壁,或云汉武帝时孔安国所献,或云河间献王得自民人李氏。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理秘书,始将其著录于《别录》、《七略》,推之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迹具在斯"。王莽时立《周官》博士。其后,杜子春、郑兴、郑众、贾逵、马融等学者皆传其书,郑玄亦"遍览群经,知《周礼》者,乃周公致太平之迹",于是"括囊大典,网罗众家",为之作注,"是以《周礼》大行"。(51)但由于《周礼》一书来历不明,内容繁杂,故而时人已有不同看法,后世学者更是争论不休,誉之者认为系周公所作,所载乃周家制度,毁之者则目为"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或"六国阴谋之书",(52)斥为刘歆伪作。清代初年,学者大多持否定态度。姚际恒作《伪周礼论注》,"直绍述宋儒所言,以为刘歆作"。(53)万斯大作《周官辨非》,亦斥其非周公之书,所载"多自相谬戾,弊害丛生,不可一日行于天下"。(54)对此,毛奇龄明确指出,《周礼》非刘歆伪作。他列举《史记》、《汉书》的有关记载,证明汉武帝时已有是书,其出处踪迹历历可寻,非刘歆所能作伪者。毛奇龄认为,《周礼》既非刘歆伪作,亦非周公所作,而出自周末秦初儒者之手。他说:"《周礼》自非圣经,不特非周公所作,且并非孔孟以前之书,此与《仪礼》、《礼记》皆同时杂出于周秦之间,此在稍有识者皆能言之。若实指某作则自作诬妄,又何足以论此书矣。"(55)在毛奇龄看来,论证《周礼》不出自周公,非但不影响其书本身的价值,反而可以平息许多不必要的争辩,使得学者能以平和的态度去探讨研究有关问题。他说:"今天下攻《周礼》者众,总只'周公之书'四字害之。周秦以前,并无周公作《周礼》、《仪礼》一语见于群书,亦并无周秦以前群书若孔、孟、老、荀、列、墨、管、韩诸百家及《礼记》、《大学》、《中庸》、《坊记》、《表记》、《孝经》所引经有《仪礼》、《周礼》一字一句,则周公不作此书明矣。《周礼》非周公作,何害?《大学》、《中庸》,不知何人作,其为经自在也。必欲争《周礼》为周公作,《大学》孔子作,则无据之言,人将无据以争之,事大坏矣。天下是非,原有一定,《周礼》惟非周公作,非圣经。然周人所言《周礼》,即周之礼也,其中虽有与《春秋》诸礼不甚相合,然亦周礼也。如《公羊》言礼,全与《左氏》、《策书》不相合,然亦周人之书也。况周礼全亡,所藉此一书,稍为周备,可为言礼考据,若又排击之,则无书矣。如此说《周礼》方是妥当。"(56)不仅《周礼》如此,《仪礼》、《礼记》二经亦同,毛奇龄强调说:"若夫《周礼》一书出自战国,断断非周公所作,予岂不晓。然周制全亡,所赖以略见大意,只此《周礼》、《仪礼》、《礼记》三经,以其所记者,虽不无参臆,而其为周制则尚居十七。此在有心古学者方护卫不暇,而欲迸绝之,则饩羊尽亡矣。"(57)这一看法,是颇有见地的。本来,自汉代开始,对《周礼》一书或誉或贬,已有不同看法。其中,疑其非周公所作,推测其为"战国阴谋之书",或"六国纵横家之言"者,历代皆有学者言及,宋人尤甚。但他们几乎都未能走出这一误区:推为周公所作者,皆认为所载乃周家制度、圣人之法;指为刘歆伪作或秦汉人所作者,则认为所载皆不可信,甚而斥为"大乱之道"。毛奇龄在论证《周礼》一书"出自周末秦初儒者之手"的同时,能够跳出以往学者非褒即贬的藩篱,比较客观地肯定《周礼》一书的历史价值,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当然,毛奇龄并未意识到《周礼》一书更多地反映了作者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因而多旁征博引,力辨为周家制度,不免有可议之处,但他对《周礼》以及相关的《仪礼》、《礼记》三书的看法,仍大体是正确的。后世学者评论说:"毛氏以《周官》为战国时书,不信为周公所作,又力辨非刘歆之伪,而谓周制全亡,赖有《周礼》、《仪礼》、《礼记》三经,有心古学,宜加护卫,最为持平之论。"(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