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孟尝君的地位和影响 论者多肯定孟尝君在齐国政治中的巨大作用,这原本不错,但若把这个作用过分夸大,则有偏颇之嫌了。钱穆先生说秦昭王立时,"其时孟尝君在齐固已戴震主之威名,天下知有薛,不知有齐矣"(《先秦诸子系年》卷四)。杨宽先生说:"到公元前301年齐愍王继位后,田文专权,弄得'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史记·范雎列传》)。"杨先生还引用了《范雎列传》所载范雎之语"诸侯之见齐之罢弊,君臣不和也,兴兵而伐齐,大破之。士辱兵顿,皆咎其王曰:'谁为此计者乎?'王曰:'文子(即田文)为之',大臣作乱,文子出走",以此说明孟尝君擅权的情况。(见《战国史》第331页、第33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两家之说,皆以《史记·范雎列传》的记载为据,其实,这个记载是靠不住的。《史记·范雎列传》的上述记载源于《战国策·秦策》三的"范雎至秦"章,我们只要把相关的记载加以对比,问题便会清楚。 范雎入秦说秦昭王,以历史的经验来建议秦昭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对付关东六国,《范雎列传》载这段说辞是: 昔者齐愍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弊,君臣之不和也,兴兵而伐齐,大破之。士辱兵顿,皆咎其王,曰:"谁为此计者乎?"王曰:"文子为之。"大臣作乱,文子出走。 《秦策》载这段说辞是: 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 对比两个记载,可以明显地看到《秦策》并没有提到伐楚为齐愍王之事,也没有齐王将士辱兵顿的责任推到孟尝君身上以及孟尝君出走的记载。太史公所加的这些内容可能是随意为之而经不起推敲的。当然,也有可能太史公另有所据,而不是以今所见本的《秦策》为蓝本的,可是,即令如此,也可以看出《范雎列传》记载本身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其所述齐愍王南攻楚而再辟地千里,指齐愍王十五年齐灭宋,而"南割楚之淮北"(《史记·田世家》)事,而孟尝君在齐伐宋以前就已经离齐赴魏,已经不可能为齐愍王出伐宋之计。特别是"大臣作乱,文子出走",事在齐愍王七年,事在齐灭宋以前很久。《范雎列传》的自相矛盾表明它没有《秦策》记载可靠,以之为据来说明孟尝君擅权于齐是不合适的。 范雎的进言还提请秦昭王防止穰侯这样的大臣擅权的问题,并且以齐国的事情为例进行说明。《范雎列传》的记载是:"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田文,不闻其有王也。"然而,《齐策》的记载却是这样的:"臣居山东,闻齐之有田单,不闻其王。"这两个记载,一作田文,一作田单,到底何者为是呢?《战国策》鲍注谓:"《史》云田文,非也。文去齐,至是已二十余年,不得近舍单,远论文也。"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前284年以燕为主的诸国攻齐,齐几遭灭顶之灾,得田单力挽狂澜,齐才得以恢复。田单叱咤风云的时候,后来为齐襄王的愍王太子法章尚且"为人灌园"(《史记·田单列传》),范雎说他"闻齐之有田单,不闻其王",正其宜矣。再从范雎所要喻指的对象看,穰侯屡有战功,曾经攻魏,使"魏献河东方四百里",还以秦相的身分派将"拔楚之郢,秦置南郡"(《史记·穰侯列传》),能和如许战功相匹敌的只有田单,孟尝君在这方面并无值得称许的战功可言,显而易见,能说善辨的范雎不大可能把孟尝君和穰侯相比来说明问题。 六、孟尝君"中立于诸侯"的时间当从齐愍王七年开始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襄王立,而孟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此载谓孟尝君在齐襄王的时候方才独立于齐,不受齐的管辖。古本《纪年》谓"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于釜邱",是年当齐愍王二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卷四对比《孟尝君列传》和古本《纪年》这两个记载,以为"《竹书》称薛侯,即中立于诸侯时矣,然则齐襄王立者乃齐愍王之误"。钱氏之说,证据不足。战国后期,列国诸侯皆称王,已经比过去升了一级,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国的卿大夫,特别是王室贵族也有了升级的趋势。《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八年(前299年)"魏公子劲、韩公子长为诸侯",魏公子劲和韩公子长虽然立为诸候,规格上升,但仍然各自属于魏王若韩王所管辖,并没有因为称"侯"而独立出来两个国家。孟尝君的情况亦然,尽管他有自己的封地,其影响也要比魏公子劲、韩公子长要大得多,但并没有脱离自己的国家而独立门户,这一点却是一致的。因此说,称"侯"这一点并不是孟尝君"中立于诸侯"的标识。我们这样说,可以举出不少证据。例如,前299年,楚怀王被谝而强被扣留于秦,秦以此要挟楚,楚则欲立太子横以对抗,而太子横正在齐为质子,是否放楚太子返归,显然是当时诸国所注视的焦点。《史记·楚世家》载当时齐愍王与大臣商量要强留楚质子来要挟楚国,楚相谓"不可,郢中王立,是吾急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战国策·齐策》三载说这番话者是薛公,可见薛公即齐相。此年即作为薛侯的孟尝君与魏王会于釜邱之年,如果他已经独立门户,齐愍王还怎么会用他为相并且决策国家大事呢?再如,齐愍王三年(前298年),孟尝君自秦逃归,齐愍王立即复其相位,也可见他与齐王的关系尚未破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