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原作小,据吴师道《战国策补正》改。 [2]关于孟尝君的逃离秦国,《战国策·燕策》二有这样一种说法:"外孙之难,薛公释戴(载)逃出于关。"所谓"外孙之难",历来皆不得其详。今按,"外孙之难"盖非孟尝君被免相的根本原因,而是其出逃时所遇之难。孟尝君逃出函谷关的时候,甚仓皇,疑"外孙"为秦函谷关守将之名号。 [3]此章内容又见于《吕氏春秋·报更》篇。关于此章的系年,或定于齐愍王继位之年,或以为在田甲劫王之年,似皆未尽妥贴。今按,此章当系于齐愍王九年(前292年)或其稍后的一段时间。此章载"孟尝君在薛,荆人攻之",孟尝君于田甲劫王之年归薛的时候,是时楚怀王卒于秦不久,秦、楚矛盾甚尖锐,直到楚顷襄王七年(前292年)楚才"迎妇于秦,秦楚复平"(《史记·楚世家》),到了这个时候楚才有暇攻薛,这正是孟尝君归薛以后的第三年。 [4]吴师道:《战国策补正》谓"'故主'上恐缺一字",缪文远《战国策考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页谓"疑阙'背'字"。从上下文义看,吴氏《补正》和缪先生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①《战国史》,张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②《崔东璧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捌。 ③《战国策考辨》,缪文远,中华书局1984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