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暨南学报:哲社版》 张其凡 参加讨论

在这种局面下,是不能允许士大夫阶层以外的人对士大夫横加攻击的。《却扫编》卷中记载:
    仁宗朝,有内臣出使回,言富弼在青州以赈济流民为名,聚众十余万人,且为变。参知政事王尧臣曰:“富弼本以忠义闻天下,岂应有此?但内臣敢诬大臣而罔主听,如是不治,则乱之道也”。仁宗悟,立黜宦者。
    这样保护士大夫,也使一般士大夫增加了责任感,更感到国运与己息息相关,“以天下事为己任”,为国事而奋力争辩。这种畅所欲言的民主空气,为后世士大夫所怀念和推崇,称为“治世”是很自然的事情。
    另外,自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的澶渊之盟后,宋辽间恢复和平局面,宋朝的北部边境近百年无事。其后虽有与西夏的战争,但波及的主要是陕西四路而已,整个的宋朝社会,呈现出和平安定的景象。加之国家机器运转正常,大政方针无大变化,因此,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繁荣起来。宋朝的户数,自三国以后八百年来第一次突破一千万大关,嘉祐八年(1063年)达到一千二百多万户;岁入缗钱之数,也从真宗时的2650万贯增加到仁宗时的3680万贯。[5]所以,仁宗时期的经济繁荣的景像,多少还有些“治世”之景象。但是,经济状况并非是士大夫们称颂仁宗朝为“治世”的原因。
    五、历史背景的考察
    北宋时之所以出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并非偶然,而是渊源有自的。
    均田制和租庸调税法,是唐代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唐代中叶以后,均田制崩溃了,租庸调税法也实行不下去了。面对客观现实,唐代统治者认识到,要维持并稳定其统治,只能承认既定的土地所有关系,并改进税收办法,于是杨炎的“两税法”便应运而生。两税法承认了地方豪强对于土地的所有权,采取了简单易行以及至少在形式上合乎赋税平等负担的原则,它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唐末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扫荡了魏晋以来根深蒂固的门阀势力,在其后战乱中成长起来的地主势力,不再是凭借其高贵的门第,而是凭借其对土地的控制,在政治上发挥着影响。到宋代,两税法的实行已确定不移,而地主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然号为“田主”,反映出专制的中央政府已然确认了地主对于土地的权力,以换取他们对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效忠。[6]同时,至少从隋代大业(605-618年)年间就已出现的租佣契约关系,到宋初已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政府也不能不予以承认。[7]宋代不仅“田制不立”,“不抑兼并”,而且鼓励官僚购买土地,以强化中央集权的阶级基础。这日益强大的阶级基础,其发言权和影响也不能不日益扩大。这乃是经济力量所决定的。这种情况,不可能不反映到政治权力的结构中去。
    北宋的士大夫,作为参政、议政的主要力量,实在是地主们在政权中的代表。北宋科举的改革,使科举取士严格化、制度化,取士名额又较之唐代扩大了数十倍。这样,不仅地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而且包括劳动大众中的杰出者,均被吸收进士大夫的队伍中,使士大夫的队伍日前扩大。而赵宋皇朝给予官户的种种优待,又使士大夫与土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占有土地,成为地主,确保了其阶级地位的可靠。马克思指出:“一个统治阶级越能把被统治阶级中最杰出的人物吸收进来,它的统治就越巩固,越险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679页。)北宋政权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作为由和平过渡而产生的赵宋皇朝,其布衣将相之多,是前此同类政权中所没有的。“元非科举入仁而特蒙大用,或赐同进士出身,方可执政,盖国朝法也。”(注:《朝野类要》卷3《赐出身》。)这样,不仅保证了执政大臣的知识水平,而且有效地防止了知识阶层中产生异己力量。两宋有三次大的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军中,没有士大夫为其军师;方腊起义军的军师,据说是个桶匠,而“太学生”吕将之言,方腊却听不进去;钟相、杨么军中,也没有占显赫地位的士大夫。如果把这三次起义的情况,与隋末农民起义和唐朝黄巢起义军相比较,内中知识阶层的多寡是有明显差别的。应当承认,这种变化与宋朝的统治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既有经济力量为后盾,又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士大夫,对于国家大事,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敢于直抒己见,而且其意见使皇帝也不能不认真听取与考虑,于是便有了“共治天下”局面的出现。《唐摭言》卷1记载,唐太宗看到应试的读书人鱼贯而入参加科举考试时,不禁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以“英雄入彀”而得意,宋代君主则无此类言论。二者之间,差别甚大。“共治”局面中的君主,当然不会再有此类言论了。
    从社会思想方面的发展看,唐末五代的变化,为共治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就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学,却陷入了今古文之争的宗派斗争中,两派长期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唐太宗令孔颖达撰《五经正义》,颜师古定《五经定本》,由朝廷予以颁行,成为官书,科举取士亦以此为准,以行政的力量结束了东汉以来的经学宗派斗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集汉魏以来注疏之大成,真正给汉魏六朝经学做了一个总结。这样,儒家学说就被束缚起来了。[8]
    在儒家学术被束缚的情况下,唐代的佛教,尤其是道教,却蓬勃发展起来。道教借助李唐皇室的力量,在唐代大部分时间内占据了统治地位,凌驾于儒、佛之上。在道教得势之际,同样尊崇老、庄的道家学说也广为流传。因此,此时虽然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未变,但道家的黄老思想却大为流行。中唐的安史之乱以后,便是近二百年的战乱与动荡,人心向往和平,人心思定,主要提倡清静无为、简易为政的黄老思想,遂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为一般士大夫所尊奉。《旧五代史》卷80《晋高祖纪六》,史臣评论说,晋高祖“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以拖为衣,以麻为履,故能保其社稷,高朗令终”。可知到五代时,黄老思想已深入人心,且为统治者所遵奉。到了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黄老思想继续流行,仍为统治者尊奉。[9]提倡“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的流行,为共治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