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改变这种对犹太复国主义者极为不利的局面,只有大幅度增加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移民。二战中出现的大批犹太难民,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二战期间,犹太民族曾备受纳粹的迫害,因此,世界舆论对犹太难民的遭遇持同情态度。杜鲁门决意以犹太难民问题为契机,干预巴勒斯坦事务。他迫不及待地派出了哈里逊⑦到欧洲对犹太难民的状况作实地调查,以便他在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对英国政府施加压力。哈里逊不辱总统之命,杜鲁门很快得到了关于欧洲犹太难民的第一手资料。1945年7月24日,他向丘吉尔发出一份备忘录,要求“英国政府立刻撤销白皮书中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所下的限制”。⑧8月31 日他再次致函英国新任首相艾德礼,要求英国政府准许十万犹太难民立即移入巴勒斯坦。⑨在巴勒斯坦地区,阿犹之间长期冲突的根源就是大量犹太移民的涌入。放宽对犹太移民入境的限制,势必导致这一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这对英国是不利的,因此艾德礼拒绝了杜鲁门的要求。在复函中,他写道:如果按照杜鲁门的建议去做,就会在“整个中东燃起战火”。⑩但是,杜鲁门全然不为其所动,继续搅混巴勒斯坦局势。 杜鲁门鲜明的亲犹色彩,使阿拉伯国家首脑们深感不安。他们纷纷要求美国政府重申罗斯福总统生前所作的保证,即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美国在作出最后决定以前要与阿拉伯人进行协商。在国务卿贝尔纳斯的再三敦促之下,杜鲁门勉强批准公布罗斯福临终前给沙特国王伊本·沙特的信。此举丝毫不意味着杜鲁门的巴勒斯坦政策有所改变。他私下抱怨:“国务院对于阿拉伯人的反应继续给予比犹太人的痛苦更大的关心”。(11)当更多的阿拉伯国家首脑要求重申美国对他们的保证时,杜鲁门断然下令予以拒绝。 由于得到美国的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对英国人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他们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哈加纳”、“伊尔贡”等非法军事组织,加紧挑起事端,频繁袭击英国在那里的军政机关。内外交困的英国政府不得不建议组织英美联合调查委员会,共同调查在欧洲英美占领区内犹太人的情况。在英美联合调查委员会中,杜鲁门精心安插了一些象巴特利·克鲁姆这种对犹太复国有强烈倾向性的人物,旨在便委员会提出有利于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报告。 不久,这个委员会向英美双方呈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一开头就要求立即发出十万份犹太人的迁移证。但是,即使这份报告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巴勒斯坦存在的紧张局势,“建立一个或几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任何企图必然引起内战”。(12)报告一方面在犹太移民问题上满足了杜鲁门的要求,另一方面仍然要求英国继续其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这就意味着英国将承担大批犹太移民进入引起的一切后果,而美国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这当然是英国政府接受不了的。于是,英国政府要求英美双方都不要公布调查报告的内容。(13)可是杜鲁门自有打算,根本不理英国人的恳求,单方面公布了这份报告,并专门为此发表声明。他在声明中说:“我很高兴,我提出的立即允许十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要求已得到英美调查委员会的一致同意,……我同样高兴的是委员会实际上建议废除1939年的白皮书,包括现在对移民和土地占有的限制,以便能进一步发展犹太民族之家”。(14)至于报告中不合杜鲁门心意的部分,他只字不提。(15)对杜鲁门的这种做法,副国务卿艾奇逊曾一言蔽之为“择肥而噬”。(16)杜鲁门把英国人撇在一边,使艾德礼颇为生气。一怒之下,他于1946年5月27日投书杜鲁门, 信中开列一张由此引起的四十三个问题的清单,以此责难杜鲁门。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的愤懑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他在英国下院的发言中公开指责:“在美国、特别在纽约鼓动移民到巴勒斯坦是因为他们在纽约不想要太多的犹太难民”。(17)其实贝文确是浅薄了一些,杜鲁门岂止是“不想要太多的犹太难民”。他的真实用意是想利用国际舆论,借犹太难民问题压英国让步,使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得逞。这样既可以在中东地区打进一个楔子,又可以讨好美国籍的犹太选民,真是一石双鸟的如意算盘。 杜鲁门政府亲犹的巴勒斯坦政策还反映在杜鲁门对巴勒斯坦分治问题的态度上。1946年7月,出现了一项新的美英联合建议,这就是莫里森--格雷迪方案。 这个方案建议在巴勒斯坦实行阿犹分治,方案中提出: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分别建立阿拉伯自治省,中央政府将管辖耶路撒冷和内格夫地区。(18)该方案不仅为进退维谷的英国政府所接受,就连贝尔纳斯也认为这是“现在所能找到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最好办法”。(19)但是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他们得到的地盘太小,坚决反对这项建议。在他们的影响下,杜鲁门再一次置英国政府和国务院的意见于不顾,拒绝了这项方案。与此同时,犹太建国协会执行机构的领导人之一内厄姆·戈德曼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举行了两次会议。(20)随后,正在巴黎召开的犹太建国协会执行委员会于1946年8月5日正式通过了一项为“在巴勒斯坦适当地区建立有活力的犹太国”的新分治方案。这个方案大大扩大了犹太人的地盘,包括整个内格夫沙漠和西部沿海平原,约占巴勒斯坦(不包括耶路撒冷)面积的65%。接着戈德曼又通过亲犹的杜鲁门总统行政事务助理戴维·奈尔斯向杜鲁门施加影响。8月9日,奈尔斯异常兴奋地告诉戈德曼等人,“杜鲁门赞同这个分治方案,并且命令艾奇逊通知英国”。(21)1946年10月4日,杜鲁门不顾艾德礼的坚决反对,发表了赎罪日声明, 他在声明中说:“犹太建国协会建议采用成立一个有朝气的犹太国的方法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这个犹太国是在巴勒斯坦的一个适当的地区管理它自己的移民和经济政策……我们政府对这样的解决办法将予以支持。”最后他还强调:“如果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我愿意向国会提出发展这个国家的经济援助计划。”(22)杜鲁门的赎罪日声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美国的一位在职总统首次不含糊地正式声明:美国政府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从而大大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犹太国家的步伐。这个声明还使英国政府对英美合作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幻想完全破灭。艾德礼为此气愤至极,他在声明发表的当天晚上致电杜鲁门,愤怒地责问:“是一些什么重大得了不起的原因迫使这般草率行事”。(23)不久,英国试图单独在阿犹之间调停。结果是完全可以预料的,在美国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态度更加顽固不化,调停遂告失败。至此,英国政府再也无法维持其在巴勒斯坦的统治了。1947年2月18日, 贝文在英国下院正式宣布: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在联合国里,由于大多数成员国对巴勒斯坦问题不甚了解,舆论又比较同情漂泊的犹太难民,这在客观上非常有利于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美国的影响下,加之苏联和东欧诸国的支持,终使联大在1947年11月29日通过了“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决议规定:1948年8月1日前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其后两个月内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阿拉伯国家面积为一万一千余平方公里,犹太国家面积为一万四千余平方公里。(24)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通过,为阿犹分治打开了绿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