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中、日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比较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史研究动态》 森岛通夫 参加讨论


    卡尔·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不过是作为基础的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反映;而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则证明了与此相反的关系。他认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是既定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经济,如果它要求人们具有一种与这个伦理道德相违背的民族精神,那么这种经济将不会得到发展;反之,如果一种经济与这种伦理道德相一致,那么它必然会兴盛起来。韦伯正是运用这种观点考察了世界的主要宗教。
    韦伯所得出的关于儒教的结论可以归纳如下:儒教,正象清教一样,是出于理性的;不过,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基本差别:清教的理性主义寻求运用理性去控制世界;儒教的理性主义则试图在一种理性的方式中使自身去适应世界。韦伯进一步得出结论说,儒教信奉者的这种思想方式,正是阻碍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一个主要因素。
    尽管结论是这样,韦伯仍然承认:“中国人可能有很强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不比日本人更强,也会与日本人相当)吸收在近代文化领领中技术和经济非常发达的资本主义。”但是,必须指出,日本的意识形态,或者至少是日本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是儒教。由于韦伯很少明确地谈到日本,他是否认为日本是一个信奉儒教的国家,这一点不很清楚(至少从他的《儒教和道教》中来看)。此外,韦伯是否认为日本已经达到的“资本主义”是与遵奉新教伦理道德的“现代资本主义”属于同一类型,也不清楚,韦伯对此并未作出明确的判断。不过,尽管有这些缺欠,上述韦伯的这些论述本身却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在下面的研究中,我希望阐明这个事实: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日本的儒教是非常不同于中国的儒教的。此外,与儒教同时传入日本的道教,经历了相当大的改造,发展变化为日本的神道教。在欧洲,由于对相同的《圣经》作出不同的解释,其结果是耶稣教与天主教决裂,然后耶稣教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行为伦理道德,即韦伯所谓的“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与此情形完全相同,日本的儒教开始时与中国的儒教信奉同样的准则,但是由于对这些准则所作的不同研究和解释,其结果是在日本产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的民族精神。在欧洲,由于各国之间领土相连(与日本和中国大陆以及朝鲜半岛之间的距离相比较,即使是英国这样的岛国,与欧洲大陆也不过是被英吉利海峡所隔,实际上与和邻国相连差不多),而天主教又是首先被传播开来的,因此,后来一切从天主教信仰的怀抱中脱离出去的行动都必然导致一场反叛或者革命。
    但是,在地理位置与别国隔离的日本国中,中国的儒教要以一种未经改造的形式传播是不可能的。从一开始,日本国民就或多或少地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接受儒教的准则,并且对这些准则作出不同的解释,这是必然的。宗教革命很快(也许是不自觉地)在来自中国和朝鲜的船上或是日本的海岸上开展起来。如果人们承认,对同一个圣经的不同解释能够在不同的民族中培育出相异的民族精神,并有助于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环境,那么应该说,这种理论不仅在应用于西方时肯定正确,在应用于东方时也肯定正确。
    儒教把仁慈(仁)、正义(义)、礼仪(礼)、学识(智)、信义(信)作为最重要的美德,并且相信仁是人类本质的美德。儒教相信人性从根本上来讲是善良的,特别是认为家族内部亲戚之间的自然影响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根据孔子的说法,道德的实践既不在于人们履行天命,也不受任何出类拔萃之辈的控制。当家庭内部成员间的慈爱被毫无敌意地扩展到家庭之外,如扩展到非家庭成员和完全陌生的人的身上的时候,人性便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社会秩序也就恰如其份地保持住了。那些具有这种完美的人类之爱的人被称作仁慈的人,或有道德的人(仁者)。
    孔子认为,成为这样一种人应该是一切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所以他认为,孝顺(孝)和履行作为弟弟的责任(悌)成了儒教最重要的美德。孝顺的内容包括尊敬父母,好好地照顾他们并按照他们的愿望行事;作为弟弟的顺从意味着要追随兄长的意愿。此外,和谐(和)是达到仁慈所必不可少的。和谐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一致并在社会内部保持一致;不过,“和”这个概念也包括这样一种和谐:提倡一个人盲目地追随他人,这基本上是有害的。同样,勇敢(勇)也被经常认为是达到仁慈的一个先决条件。不过,一个勇敢的人倒不必一定是个仁慈的人;勇敢必须是为了正确的目的。孔子憎恶那些没有礼貌的人,即使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忠诚(忠)和信义(信)是两个真诚方面的美德。忠诚指的是一种自我意识上的真诚,即一个人没有虚伪和私心;信义则意味着总是讲真话。因此,信义是忠诚的外在表现。忠诚是存在于自我关系中的一种美德,而信义则是存在于与他人之间关系中的一种美德。但是,遵守一种从事非正义事情的诺言却是一个错误的行动,因此,忠诚本身并不被认为是完美的道德。忠诚只能够和正义或正当(义)连在一起来履行。同样,仁慈(仁)这个最重要的美德也必须与正义揉合在一起,并由学识(智)来增强:一种简单的、自发的仁慈是不够的,孔子是这样来描述一个真正的君子(或具有完美的德行的人)的: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