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中、日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比较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史研究动态》 森岛通夫 参加讨论


    我们所清楚知道的日本史的最早阶段大约是公元四世纪的历史。从圣德太子公元604年发布十七条宪法以前的三个世纪直至今天,其间有1,650年。在这整个历史时期中,皇室一直在日本占统治地位。不过,只是在这整个阶段的三分之一时间里,天皇才在名义上和事实上都是统治者。在其余时间中,实际控制权旁落在摄政者、主要顾问(关白)、退位天皇、幕府将军(军事领袖)和其他人手中,天皇不过是傀儡。有时,太政大臣代理退位天皇,摄政者代理幕府将军,从而使得退位天皇或幕府将军也成了傀儡。然而,即使是在这种时候,任命主要顾问、退位天皇、幕府首领等权力仍在天皇手中。因此,在名义上,他仍然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他一直继续掌握着自己的行政机构,即保留着皇家朝廷。这意味着日本历史上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内都有二个、有时是三个政府。除了古代和明治维新后的几年中断断续续地存在过天皇直接管理下的单一政府外,双重政府时期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中,真正的政治权力被幕府将军,或首要大臣,或军事力量所支持的顾问所控制。在中国的影响下,一种官僚主义的制度很早就被介绍进了日本最初的天皇政府,并使与之平行的军事政府最后也高度地官僚化了;但是并未形成平民控制军队的传统。
    相反,中国有着一个纯粹的平民官僚主义制度。中国大陆如此辽阔(至少用近代以前的通讯方式的标准衡量是如此),使得单一的中央政府行使控制权非常困难;但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全部领土(在不同的时期领土面积各异)确实是由一个统一的帝国政权来控制的。当然,在中国也有骚乱的时期,也有几个王朝割据并存的时期,孔子在世的时期(公元前551-479年)就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周朝之后,秦始皇把全部地区统一在他的控制之下,建立了单一的大帝国;从此时起,到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其间约有2,100年。这当中,有大约500年的时间中国是处于几个地方性王朝的割据之中;另外的1,600年,它是统一在不同的全国性的王朝控制之下。因此,任何一个王朝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得不是如何延长它自身的存在;不论在何种形势下,平民官僚制度几乎都被所有的统一的王朝作为传统而采纳。
    孔子的最大成就也许在于对广大人民开放了文化和教育,这在以前是被贵族所垄断的。孔子死后,门徒星散,其中一些人开始在封建国家中服务,卷入政治,成为官僚。由于孔子本人反对法治倡导德治的原则,他的门徒也绝非履行法律、实施行政之辈;他们或是政治家,或是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推荐给统治者的政治顾问。对下一代来说,他们实际上也是教师。这样,在孔子死后的一个阶段中(当时中国分裂成了几个小国),便出现了被完全由儒教原则训练出来的官员所统治的平民的封建小国,而这些小国成了后来中国绝大多数统一王朝的样板。
    然而,孔子死后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公元前246-207年),是反对儒教的,也不遵循“德治”的原则。秦始皇禁止拥有关于儒教及其他学识的书,下令把这类书焚毁,并屠杀了大批的儒生。然后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竭立推行法治,最终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为基础的绝对专制君主制国家。秦始皇致力于修筑万里长城、巨大的皇宫和行宫,还不断地对外国用兵,结果他死后,在遭到残酷剥削的农民中间爆发了大规模起义,这个大帝国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崩溃了。
    接着秦王朝之后的汉王朝(前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后汉,公元25-220年)很自然地从前朝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汉王朝复活了儒教。不仅如此,它实际上认可把儒教作为国家的正统观念。儒生及儒术受到尊重;知识分子被允许进入政府;那些与王朝有关的人和富人反到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同时,汉王朝采纳了秦朝的长处,制定了一部法典,同时配备了一套官僚制度。此外,规定地方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而在先秦时代,地方省份一直是分封给皇室亲戚的,帝国的中心和地方省份由皇室的血缘纽带联系在一起。秦朝已经废除了这种中国的封建制,而建立了一种“郡县制”。在这种制度下,地方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汉朝初年,也把地方省份分配给皇室成员,但这些任地方长官的皇室成员被强迫住在首都。他们的领土权名存实亡从而使郡县制得到彻底执行。政府能够从社会的每一个阶级中吸收有才华的人参政,任何人只要接受了充分的儒学方面的训练,他就不仅能够成为一名普通官员,而且能够升为宰相或是县地方行政长官。此外,以这种方法选拨的平民官员掌管了军队。逐渐地,一种通过全国性的考试以踏入仕途的制度建立起来,这种制度到了唐朝(公元618-907年)前期已经多少臻于完备了。
    这就意味着中央政府每年要把来自首都和各省的学校毕业生召集在一起。他们一起参加考试,成功者被任命为官僚。贵族阶层的后代在这种考试中占有优势。因为考试是这样一些内容,例如:一个人掌握儒教经典的程度如何,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如何,他的文章是否能够写得好,他的推理能力如何。不过,中等阶层或小地主的儿子以及其他出身低微的人也确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样,中华帝国的原型,包括它的在儒教意识形态基础上建立的法律和政治,它的郡县制度,它的通过考试任命官员的官僚制度以及它的平民控制军队的制度,到十六世纪末期实际上已经完备了。当日本开始与中国接触时,中国已经达到了上述的发展阶段。
    推翻这类王朝的力量来自农民、宦官和那些居住在中国北部边疆的民族。有时,是这些力量因素中的某一个推翻了某个王朝。但是,经常是其中的两个或所有这三个因素共同推翻了当时的政权。一个王朝的覆灭可能循着下列的典型形式。皇帝由于某种原因在年轻时便死去了(由于中国皇帝有一种醉心于放荡生活方式的倾向,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年轻时就死去了)。由于把皇位传给兄弟已不再是中国的习惯,因此皇位将由太子继承,他可能还是个孩子。真正的政治权力将会旁落到皇后(皇太后)或者她的双亲、兄弟手中。当皇后本人秉政时,宦官掌管事务的发言权通常是最大的〔除了正式册封的皇后(这只有一个),中国皇帝拥有一百多个妃嫔,她们的等级森严。皇帝还拥有成千的宫娥。宫中的事务由宦官掌管,宦官人数有几千,有时还超过一万〕。此外,当皇太后的双亲行使权力时,宦官经常想方设法超越这种皇太后双亲的影响。在宦官所控制的地方,没有他们的同意,便一事无成。为了办事,贿赂就成为必需的了。官吏们向农民课征重税来贿赂宦官,结果,农民起义和骚乱就会爆发。在混乱中,少数民族乘机越过长城,入侵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即中原--译注)。军队被派去抗击敌人,反过来,这又会使征收更为沉重的税赋以应付战争支出成为必要。于是,农民变得更为不满。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家中,如果政权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国家的力量立刻就会开始衰落,王朝的覆灭便不可避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