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余论 本文的主旨,在于从结构上说明西欧中世纪时的城市是封建性的,是其封建社会中固有的存在物。但是长期以来,总有一些人想把西欧的城市看成是非封建的,外于封建的,不同于封建的。似乎封建的西欧本无城市,城市一诞生就成了封建主义的掘墓人,用它的商品经济不断摧毁着自然经济。 这种说法的由来,主要是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学者中的商业资本主义说,当时以为典型封建社会(西欧)是纯粹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统治,城市是商业中心,商品经济中心,是对立于封建的资本主义经济。前引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即认为中世纪是乡村--农业的--自然经济,城市--商业的--资本主义经济。所以他说十二世纪时资本主义的存在是不成问题的(53)。二战以来,虽然商业资本主义说已不响亮,中古早期自然经济绝对统治之说亦证明并不正确,但仍然有一种看法把城市当作是外于封建的东西。例如英国著名经济史家波斯坦,虽然并不认为商业的复兴就是城市兴起的唯一原因,但仍然认为城市里有人身自由、行动自由、财产自由、契约自由,这和封建社会的束缚、限制是不同的,所以城市仍是“封建海洋中的非封建岛屿”(54)。这种看法也影响到苏联史学界,那里也不断有人提出城市是外于封建主义的问题(55)。 中国学者一向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城市是封建的东西。可是对西欧封建城市,由于受了外国学者的影响,也以为它是非封建的。然后再把中西城市一比较,就以为二者似乎很有不同,或者是迥然不同(56)。我们并不否认它们各自的特点,但在基本点上应该是相同的,都是封建社会中的固有存在物。如要进一步阐明这一问题,则还须研究封建社会中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这一艰巨任务只有等以后来完成了。 注释: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②波斯坦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剑桥1963年版,第3卷,第22-24页。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④《中世纪》,1969年版,第31卷,第116页。 ⑤《中世纪》第31卷,第14-16页。 ⑥《中世纪的城市》,伦敦1925年版,第56页。 ⑦⑧《法兰克人史》,商务1981年版,第128、383页。 ⑨《剑桥欧洲经济史》第3卷,第7页。 ⑩(11)恩内:《中世纪的城市》,阿姆斯特丹1979年版,第34、25页。 (12)杜哈德:《西方中世纪早期的经济和社会》,阿姆斯特丹1978年版,第170、157页。 (13)鲁扎特:《意大利经济史》,纽约1961年版,第29页。 (14)(15)杜哈德:《西方中世纪早期的经济和社会》第176、166页。 (16)《中世纪》第31卷,第83-84页。 (17)《剑桥欧洲经济史》第3卷,第5页。 (18)博尔顿:《中古英国经济史》,伦敦1980年版,第12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