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制党与以党制军的不同路径(6)
南昌起义南下部队于1927年10月至11月,对部队进行了“赣南三整”,整编部队,重新登记党团员,成立党支部,把部分党团员分配到连队,加强基层工作。(注:《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第33页)秋收起义部队经过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立在连上”的原则,排、班建立党小组,团、营建立党委,并在团、营、连设立了党代表,由选举产生的党代表担任党支部或党委书记,负责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部队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党组织集体讨论,保证了党对军队的有效领导,奠定了以党制军的初步形态。井冈山上,毛泽东和朱德部组建为红四军,进一步健全党代表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以及军政合作制度。 1929年12月下旬召开古田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明确指出,要在红军中建立党的领导中枢,健全党的各级机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实行党的集体领导,要有党的观念和铁的纪律。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我军与旧式军队的界限。决议精神在各地红军中得到贯彻,使红军成为中共的党军,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 四、国共两党党军机制兴衰的必然与历史启示 1927年是大动荡、大分化之年,国民党当局的清党反共和中共的绝地反击,都与“黄埔人”密切相关。此后“黄埔人”分属国共两大阵营,经历了22年的较量。中间力量仍有错综复杂的变化,但大抵在两极之间摇摆、归依。 1927年,蒋介石以黄埔系为后盾,走向权力的顶峰,建立“蒋家王朝”,成为国民党第一号实力人物。毛泽东退居井冈山,播下革命火种,许多有过黄埔军校经历的共产党人逐渐接受了他的领导。22年后,蒋介石困守孤岛,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军民打败“蒋家王朝”,有众多因素。于此就双方的党军关系作一探讨。国共两党处理党军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有明显区别,效果也截然不同。作为“党军”,党与军的关系必须突出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党的领导权要体现集体的意志和决策。一旦党政军大权集中于一人,当集权者的政见与党的宗旨和任务发生分歧时,党军关系就会异变为对抗性质:不是党服从武力,就是集权者交出军权。孙中山的权威形象使他的政治思想能代表国民党领导集体的意志。孙中山去世,国民党中央的政治权威黯然失色,蒋介石得以独揽党政军实权,国民党中央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有效约束他。尤其在战争环境下,党权削弱后,军权势必上升乃至恶性膨胀。北伐期间虽然设有总政治部,但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没有随军行动,也就是说,党权对军权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战争实践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蒋介石行使总司令职权时,在他身边没有可以操作的具体约束机制,也没有可以约束他行为的人。 中国共产党从建军之初起,就把军队置于党中央的领导之下,建立起党对军队有效的领导体制。从1927年秋上井冈山到1935年初召开遵义会议,在革命道路和方法等重大问题上,毛泽东等手握兵权的共产党人同党中央的观点时有分歧,但党指挥枪的原则为党内一致认同,并贯穿始终。中共武装斗争历经曲折,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党指挥枪,坚持以党制军。 以党制军,就是以党义指导和治理军队,以党权监督约束军权。以党制军的前提之一是,党在军队中的组织机制要健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治思想工作队伍,切实有效地实行党对军队的领导和督促,保证党的决策和任务得以全面贯彻落实。国民党从建立党军到组建国民革命军8个军,前后仅一年时间,其意在于尽快将以党制军的原则推广到集聚在广东的各色旧军队,但推行党军模式过于仓促,举措不力,党代表制度在多数部队仅仅悬浮在军一级,军政治部的工作也未能普遍深入到师团级。国民革命军没有真正实现“党化”,而作为党军基干的第一军由于排斥了中共党员,思想处于混乱状态。北伐战争打响后,党权在军中急剧下降。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过程中就将“支部建在连队上”,党在部队的组织机制系统有力,军队成为执行党的任务的工具。 组建优良党军的另一前提是思想统一,主义鲜明,信仰一致。孙中山认为,军人要理解主义和革命目标,才能“发生奋斗精神”。(注:《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82页。)黄埔军校以新三民主义为旗帜,曾发挥了良好的政治凝聚作用。国民党在孙中山去世后,政治思想方面的分歧表面化,五花八门的三民主义争斗不休,法西斯主义独裁理论和儒家的“四维八德”说教交相使用,国民党军队失去了主义,失去了长期目标,成为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军队里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扎实而有针对性,成为有革命理想的军队。 从根本上说,建立“党军”的目的是为了革命,为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党军与人民军队在本质上理应是一致的。孙中山对此曾有所认识,他在对滇、赣、粤各军演说中强调古今革命性质不同,古代革命是以改朝换代为目的的“帝王革命”,“今之革命,则为人民革命”。(注:《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第739页。)孙中山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实行“人民革命”的强烈愿望。但是国民党内部对革命存在不同理解,当北伐大革命深入到社会革命,由国民革命向解放工农劳苦大众的阶级革命转化时,许多国民党人惧怕并反对工农运动,国共两党发生了根本分歧。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