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以军制党与以党制军的不同路径(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郭太风 参加讨论

国民党当局企图通过清党来彻底划清两党关系。但是,清党也打击了国民党内部的左派和其他各色持不同政见者,削弱了国民党对军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清党不仅没有起到纯洁党的队伍,严密党的组织和增强战斗力的作用,相反导致国民党自身组织的分裂和人才的逆淘汰。”(注:王奇生:《党员、党权和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92页。)自从清党后,国民党以党制军的体制彻底瓦解,陷入以军制党、以军干政的误圈,结果必然是军人跋扈,统治专制,派系林立,党争不休。中共在反对清党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实行以党制军,宏观上用党的思想路线来指导军队,军队建制方面党政体制从上到下一以贯之,落实到连队,乃至排、班。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枪杆子只是一种工具,必须服从于革命事业的需要,必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必须全面接受党的领导。
    “清党”以后,国民党军队中的黄埔人称为黄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民党派系斗争的特点。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官大多毕业于保定军校或日本军事学校,原本就有不少旧思想、旧意识。黄埔系军人抱成团,加剧了嫡系与非嫡系、中央军与杂牌军之间的矛盾。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过黄埔经历的共产党人虽然为数众多,但从来不自认为黄埔系,外界也没有人从共产党党军政干部中划出黄埔系这么一个群体的,这是因为共产党内不允许另立山头,因为共产党一直有效地实行以党制军。
    以党制军符合中国国情,变通传统政治文化中合理的成分,赋予传统政治中“以文制武”观念以新的涵义,使之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使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二千多年,大凡“以文制武”得以贯彻的时期,则中央政权稳固,地方听命于中央;反之,武夫干政,以军制政,则中央式微,地方军阀成尾大不掉之势,或几个政权并存,中国陷入分裂。这一历史规律,在1927年的中国再次得到证实,悲剧的导演和实践者是国民党蒋介石,依仗武力觅取小胜,终于导致大败。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则变通“以文制武”的传统,坚持党指挥枪,走出失败,向胜利进军。
    国共力量此消彼长,以党制军还是以军制党,与双方长远目标不同固然有关,就当时情况看,国共两党上层的成员构成差异较大,思想观念上“代沟”较深,也是重要因素。国民党元老大多是原同盟会成员,是在反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革命思想较为陈旧,在清帝退位后,实际上没能产生堪称理论体系的新的革命思想。许多老国民党人留学日本,接受的是经过东洋化的西式思想意识。国民党的高级军官或毕业于旧式军校,或接受国民党老党人陈旧过时的思想理论,思想观念上大抵属于“老一代”的。
    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大多是在清政府垮台后成长起来的,世界观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形成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全面危机的阶段,尤其受苏俄革命影响,不少共产党骨干曾留学西欧或苏俄,他们容易接受激进的新思想,又善于把握国情和形势,具备改造旧中国的活力。
    国共两党的党政军骨干之间存在广义的“代沟”,包含着清末民初社会新陈代谢沉积下的互相冲突和值得反思的内容。新陈代谢的历史规律,在两党谁胜谁负的角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党制军还是以军制党,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反映出“代沟”差异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国共两党两军的不同命运是这场较量的一个缩影,关键之年1927年已经埋下了伏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