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胶州湾危机与维新运动的兴起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孔祥吉 参加讨论

1897年11月14日的胶州湾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清政府最高统治阶层矛盾激化,分裂改组。同时,它也促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掀起学习西方、更张旧法的百日维新运动。因此,胶州湾事件亦可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自此以后,中国同外国之争,开新与守旧之争,帝党与后党之争全面展开,互相激荡,中国社会内部的变革加剧,接二连三地演化出了戊戌维新、庚子事件、清末立宪,以及导致清王朝垮台的辛亥革命。本文拟用新发现的历史文件,探讨胶州湾危机与维新运动的关系。
    一、胶州湾危机加剧了清廷上层的矛盾与分化
    胶州湾危机由来已久。早在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之后,德国即以干涉还辽有功,欲在中国为其远东舰队寻找一个不冻港。他们把目标选择在山东胶州湾。为达此目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专门赴俄国与尼古拉二世商谈,双方达成默契,德国占据胶州,俄国占据旅大。这是欧洲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肮脏交易。所不同的是德国以传教士被杀为借口,俄国则以《中俄密约》为护符。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中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为口实,出兵侵占胶州湾。这个突然的军事行动,给清廷极大的震动,据山东巡抚李秉衡的电报称:“德人竟以兵船登岸,图占胶澳,查各国从无因一抢杀之案,不容办理,立即动兵占地之事,是其蓄谋已定,即无此盗案,亦将别寻衅端……应请饬下总署王大臣与该国使臣理论,如不可以说动,则衅自彼开,非与之决战不可,衡不敢以交御在即,稍涉推诿。”(注:光绪二十三年《电报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档馆”)藏。)李氏并要求添募兵勇,以备不测。
    清廷得到李秉衡之急电后,迅速对德国的无理行动作出反应。十月二十一日(11月15日),清廷复电称:“胶澳一事,据王文绍、李秉衡先后电奏已悉,德国图占海口,蓄谋已久,此时将借巨野一案而起,度其情势,万无遽行开战之理,惟有镇静严扎,任其恫吓,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致衅自我开。李秉衡所请添调招募各营,均著照办”(注:光绪二十三年《电报档》,一档馆藏。)。
    十月二十三日(11月17日),针对李秉衡和山东地方“民心惶惧”、“皆愿开仗”(注:台北近代史研究所编《胶澳专档》(光绪二十三年至民国元年),台北1990年版,第12-13页。),对德国侵略进行反抗的新动向,清廷又重申:“敌情虽迫,朝廷决不动兵,此时办法,总以杜后患为主,若轻言决战,立启兵端,必致震动海疆,贻误大局,试问将来如何收束?”(注:光绪二十三年《电报档》,一档馆藏。)清廷决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决不用兵,并强调当地驻兵“非奉旨不准妄动”;两天前所允许招募兵勇的计划亦撤销。当时,这样重大的决策,除了慈禧与光绪可以参预外,另一个重要决策人物即恭亲王奕。据翁同龢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1897年11月16日)日记记载:“晨入,看四电,德兵船入胶澳,占山头,断电线,勒我守兵三点钟撤出……即草电旨二道:一饬李秉衡勿先开炮,一令许景澄向德外部理论,邸意以为然。”(注:《翁同龢日记》,涵芬楼版本,下同。)
    上引日记中的邸,即指恭亲王奕。奕自甲午复出后,在清廷决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奕的意见与光绪帝是相同的。这是因为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廷深知以兵力而论,中国是无法与列强抗衡的。翁氏次日日记又云:“见起二刻,言澳事,电饬李秉衡毋轻言决战贻误大局。上意力持不战,述慈圣言,甚忧劳也……未初赴总署,本约各堂会议,而二邸、荣、敬皆有事不到,亦无可议。”
    胶澳危机迫在眉睫,而总理衙门开会讨论时,重要的满族大臣二邸(按指恭亲王奕与庆亲王奕劻)、荣禄、敬信却托故有事,拒不出席。这充分表明清廷上层互相扯皮,互不配合,行政效率低下。如此重大问题,满族大臣漠然视之,未能及时讨论,汉大臣则勾心斗角,各行其是,实在令人触目惊心。当时,在总理衙门的汉大臣包括李鸿章、翁同龢、张荫桓、许应骙、廖寿恒。光绪帝决定要他所信任的翁同龢与张荫桓负责处理与德国大使交涉。然而,李鸿章在胶州警讯传到北京的当天,即擅自访问俄国署理驻京使臣巴伯罗福。李鸿章作为大学士与总理衙门大臣,未奉明旨,竟敢独自做主,秘密前往俄国使馆与使臣讨论胶州湾危机(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实日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记曰:李鸿章为胶州湾事访俄署使巴伯罗福,请予协助。又见窦宗一《李鸿章年(日)谱》同日记载:“鸿章晤俄公使请助,俄使允请示,鸿章候至俄使发电后始辞”。),这未免也太出格了。目前,尚未有档案揭示李氏与俄如何讨论有关胶州湾危机的细节,但是,对李鸿章的反常举动,应与其长期以来与俄国的不正常关系联系考察。据俄国史学家罗曼诺夫《帝俄侵略满洲史》揭示:李鸿章在签订《中俄密约》后,沙皇为加速实现侵略满洲企图,曾设立总数为300万卢布的李鸿章基金,且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吴克托穆访华时,李氏曾收到一笔巨额贿款。因此胶州湾危机刚一出现,李鸿章便立即开始行动。而且,在李氏访问俄署后,俄国方面立即开始部署。据翁氏日记十月二十四日(11月18日)记曰:“未正赴总署,诸公皆集,庆与樵野未来。申初俄巴使来,言得其国电,已派水师提督由海参崴带兵船赴胶澳,将与德诘难。问其办法,则云:‘以船镇之,讲解则仍在本国也。’三刻去,临去云:‘此两国之事,不第为华谋。’天黑归,樵野候我,云籍俄伊不谓然,若俄德称兵,法必来助,东方起战事,岂中国之利耶?今日不赴会晤,盖有深虑云。其言亦有理,以吾观之,战事未必起,恐不占胶澳,两国皆别有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