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胶州湾危机与维新运动的兴起(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孔祥吉 参加讨论

二、胶州湾危机中康有为的对策
    胶州湾危机的另一个直接结果,是使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放弃在南方发展维新力量的努力,驱车北上,到达北京,直接领导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维新运动。
    早在翁同龢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之前,康氏已经赶到北京,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记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月“还上海……时经割台后,一切不变,压制更甚,心虑必亡,故欲开巴西以存吾种……于是拟入京举此,适胶州案起,德人踞之,乃上书言事。工部长官凇桂读至‘恐偏安不可得’语,大怒,不肯代递。”(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以下简称《戊戌变法》)第4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37页。)康有为这里所说的“上书”,即《为外衅危迫,分割荐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存国祚折》,又称《上清帝第五书》。他在这次重要上书中指出:“去国二年,侧望新政,而泄沓如故,坐以待亡,土室抚膺,闭门泣血。顷果有德人强据胶州之事……日本议院日日会议,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职诚不料昔时忧危之论,仓猝遽验于目前,更不料盈廷缄默之风,沈痼更深于昔日。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只死所,用敢万里浮海,再诣阙廷,竭尽愚诚,惟皇上自危览而采择焉。”(注: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1、202页。)
    康有为一针见血地指出清廷在甲午战败后,顽固守旧,拒不变法,是造成胶州湾危机的重要原因。他并且警告说,中国局势,危如累卵,英国的《泰晤士报》认为,德国在胶州湾所采取的行动“极得其宜”,值得各国仿效。这种局面“犹如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胶警乃其借端,德国固其嚆矢耳。”因此康有为主张清廷“因胶警之变,下发愤之诏”,建议皇帝明定国是,与海内更始;考察外国经验,改革封建体制,设立国会,将重要的国家政事,交给国会讨论执行;并且借鉴外国经验,制定新的宪法;凡是年老疲软,没有出国考察游历的官吏,统统予以罢斥。只有这样,中国方能变弱为强,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才能止息。
    康有为这次上书所提建议是相当激进的。他认为在胶州湾事件后,皇帝如再不变法,中国将任人宰割,“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注: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第203页。)康有为的这些肺腑之言,并没有打动守旧大臣,相反,被他们认为言过其实,很不吉利。因此他们将康的上书压制下来,拒不代呈给皇上。在变法大计无法付诸实行的情况下,康有为决定另外采取办法,挽救胶州湾危机。据其《自编年谱》记述:“德人发炮据胶州,掳去提督章高元,朝廷托俄使言和,德使甚桀黠,翁常熟及张樵野日与议和未就。日人参谋本部神尾宇都宫来觅鄂督张之洞,请助联英拒德,时经割台后,未知日情,朝士亦多猜疑日本,恭邸更主倚俄,乃却日本之请,吾走告常熟,明日本之可信,且与日使议,请将偿款再摊十年,并减息,日使矢野君极有意,而吾政府终不信是议,乃为御史杨深秀草疏,请联英日。”(注:《戊戌变法》第4册,第138页。)
    康有为为消弭胶州湾危机所采取的办法是替有爱国之心、变法之意的御史代草奏折,由他们向朝廷建言,实行自己的变法主张。康代御史杨深秀草拟的《请联英日以制德氛而坚俄助折》,对了解维新派应对胶州湾危机的措施十分重要,现征引如下:“德人称兵犯顺,占我胶州,悍然挟我以六条难从之事,彼其意中以为无能制其死命者耳。我适当铁舰不备,海军未复之时,不得不向俄国求将伯之助,乃俄虽有兵舰,来泊旅顺,竟不闻杖义执言,立斥强横之举,盖倚人本难,集事而专倚一国,则尤未得计也。”(注:杨深秀:《请联英日以制德氛而坚俄助折》,一档馆藏,外交类。)该折认为,与德国交涉胶州问题,不能过分相信俄国,因为“俄德固有旧盟,必不肯为我而绝德。兼闻德人未来时,其酋躬朝于俄,早已深谋坚约,而我无兵无舰,无以自立,俄岂能为我而出死力以保护我哉?”(注:杨深秀:《请联英日以制德氛而坚俄助折》。)康有为对俄国的分析,一针见血,颇具先见之明,比掌权的大老的确要高明许多。
    杨折还主张联结英国和日本,因为“处两大国之中,即无专倚一国之理也。俄与我陆路毗联,诚不可不与深结矣,而英铁舰二百艘,皆大倍他国,海军之强,万国无能与比隆者。今我专倚一俄,反足召英人之怒忌。且非止英而已,日本与俄有宿愤,亦必惧而协英以谋我,我将何与堪之……故我若联日本,日本自卫计,亦必可听从,而我仍以济成结英之计也。”(注:杨深秀:《请联英日以制德氛而坚俄助折》。)
    面对胶州湾危机,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心急如焚,希望联合除俄国以外的国家来制服德国,而当时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各怀鬼胎,没有一个会真正帮助中国解决危机。维新派的出发点虽然是善良的,但是许多主张是空想而不切实际的。
    康有为是一个十分活跃的人物。据他的《自编年谱》记载,除杨深秀外,他还为御史陈其璋、王鹏运等人草拟过类似的奏折。他为陈其璋草拟的《外衅危迫极宜详审国势善全邦交以纾后患而维危局折》,亦因胶州事件而发,开头即称:“窃闻德国兵据胶州,要索条款,借端教案,实为瓜分之谋,近闻旅顺大连湾有归俄保护之说,英遂不得不索舟山以扼长江,日亦不得不久踞威海,以图立足,庙谟未定,而分割已形,此皆甲午东事后,我未能发愤自强所致也。”(注:陈祖饴整理《清御史陈其璋遗草疏稿择要汇集》(稿本)第1册。)这里所说的清王朝拒不改革,而导致瓜分之祸,与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五书》所揭示的原因如出一辙。
    尽管有许多言官响应康有为号召,围绕胶州湾问题频频向清廷提出建议,但是对守旧的慈禧等人来说,这些论说是不值得理睬的。康有为颇感心灰意冷,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解决胶州湾危机。因此,在失望之余,他准备撤离京师。就在他离开京师的前一天,在胶州湾谈判中备受屈辱的翁同龢来到他下榻的南海会馆,挽留他继续留在京师,并与他共商辅助光绪帝进行变法大计,从而为维新运动的展开掀开了新的篇章。
    关于翁同龢挽留康氏的细节,在康有为诗集《怀翁常熟去国》中有较详细记载。康诗曰:胶州警近圣人居,伏阙忧危数上书。已格九关空痛苦,但思吾党赋归欤。早携书剑将行马,忽枉轩裳特执裙。深惜追亡萧相国,天心存汉果何如。康有为对这首诗亲加注释,谓:“胶变上书不达,思万木草堂学者,于十一月十九日束装将归,先是常熟已力荐于上,至是闻吾决行,凌晨来南海馆,吾卧未起,排闼入汗漫舫,留行,遂不获归。”(注:《戊戌变法》第4册,第342页。)
    在此之前,康有为多次想结交翁同龢,均未如愿,而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十九日,翁同龢居然放下帝师的架子,来到南海会馆康有为的卧室,挽留康放弃南归计划,共谋维新。故康氏诗引用“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翁同龢之所以能做萧何,是与胶州湾危机的刺激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