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崛起的文化历史探源(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 钟华 参加讨论

“荒诞”是什么?荒诞派戏剧大师尤金·尤奈斯库说:“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之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11)简单地说,“荒诞”有两个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内蕴:“悖谬”和“虚无”。所谓“悖谬”,就是“非其所是”或者“是其所非”;所谓“虚无”就是“空乏”或者“阙如”。理性的蒙难、信仰的坍塌、人的失落和异化,使人与人的世界、人与人的历史、人与人的生活等一切方面的关系,和宗教的、哲学的、道德的等一切性质的关系,都发生了背离,基至根本就失去了关系;而与此相应地,世界、历史、人生及人自身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也就不再具有什么价值或意义。我们前面所说的“悖谬”,就是指这种关系的悖谬;所说的“虚无”,就是指这种价值意义的虚无。
    关于这种关系的悖谬,当代德国哲学家施太格缪勒写道:“人在现代社会里受到威协的不只是人的一个方面或对世界的一定关系,而是人的整个存在连同他对世界的全部关系都从根本上成为可疑的了。人失去了一切支撑点,一切理性的知识和信仰都崩溃了,所熟悉的亲近之物移向缥渺的远方,留下的只是陷于绝对的孤独和绝望之中的自我。”(12)
    那么,为什么“理性的知识和信仰”崩溃后,就必然产生价值的虚无感和生存的荒诞感呢?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指出:“一个能用理性解释的世界,不管有什么毛病,仍然是人们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宇宙里,人感到自己是陌生人。他的境遇就象一种无可挽回的终身流放,因为他忘却了关于失去了的家乡的全部记忆,也没有乐园即将来临的那种希望。这样一种人与生活的分离,演员与舞台的分离,真实地构成了荒诞的感觉。”
    “荒诞”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整体文化大风格和中心范畴,“荒诞感”作为一种生存体验一产生,现代主义思潮的崛起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注释:
    ①歌德《浮士德》。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
    ③维特根斯坦《名理论》。
    ④全增嘏《西方哲学史》。
    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⑥T·S·艾略特《荒原》。
    ⑦尤金·尤奈斯库《秃头歌女》。
    ⑧萨特《禁闭》。
    ⑨尤金·尤奈斯库《犀牛》。
    ⑩加缪《局外人》。
    (11)《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12)《当代西方哲学主潮》,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