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明)陆鏊,陈烜奎.肇庆府志[O].崇祯6年至13年刻本. [2](清)夏修恕,等.高要县志[O].清道光6年刊本. [3]高要县档案馆.高要县民国时期水利建设者档案材料选编[C].1984. [4]高要县地方志编委会.北京:中华书局,高要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5]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M].1976. [6](清)凌扬藻.蠡勺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梁赞燊,等.高要县志[M].民国36年刻本. [8]林世恩.高要景福围志[M].民国13年. [9]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广东自然灾害史料[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 [10]肇庆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民国禁在堤岸建筑店铺告示碑[A].肇庆市文物志[M].1987. [11]香江一叟.一篇往事助今观——读者函谈乙卯年[N].香港大公报,1959-6-27. [12]谭棣华,等.鱼埗归蛋民资生告示碑[A].广东碑刻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肇庆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民国七十二鱼埗拨归景福围告示碑[A].肇庆市文物志[M].1987. [14]衷海燕.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堤围组织与地方权力体系[J].农业考古,2009,(4). [15]肇庆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民国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埗诸公纪念碑记[A].肇庆市文物志[M].1987. [16]珠江水利委员会编委会.珠江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