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邻有道,实为保土之方:论明代封贡体系的重心与本质(6)
三、结语 大量史实表明,终明一代,其封贡体系带有极其浓厚的自我本位色彩与浓重的服务于本朝本土防卫的印记。所谓“交邻有道,实为保土之方”,无疑应从这种角度加以理解和诠释。细观其交邻之道,不过是务实性军事外交的代名词。加之明军仅在明初70年堪称强盛,“天下卫所官军原额二百七十余万”,[78]“自宣德年间以后,老将宿兵消亡过半,武备渐不如初。”[79]因此,自仁、宣时期开始,明朝的对外政策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收缩态势,其封贡防卫体系的战略重点也重新转向陆上毗邻属国和缘边属部,其中蒙古、日本、缅甸、女真四者于明朝的军力、国力耗费甚大,特别是蒙古,自洪武初至于万历中,“北虏”的地缘军事威胁既久且大:“有明一代之边防,东起榆林西迄宁夏,首尾万余里,建碉设堡,转饷征兵,天下骚动二百余载,君臣上下,孜孜然,矻矻然,日不暇给者,皆所以防蒙古也。”[80]北方蒙古的长期侵扰是造成明朝前中期国力、军力衰弱的首要因素。如果没有蒙古方面的长期压力,明代中后期封贡体系诸诉求的退行性选择、封贡防卫的圈层性收缩现象可能都不会出现。但即便如此,明朝君臣仍然勉力在封贡体系的军事外交中纵横捭阖,在明朝现实利益至上的理念之下,所谓和平外交、存祀主义、中立主义、干涉主义皆各有其所、各尽其用,有明一代君臣于封贡体系之地缘军事价值的利用虽不及汉唐,亦颇有可采。至明中后期,明朝封贡防卫体系的圈层性收缩与封贡多元诉求的退行性选择日益明显,但仍不脱维护本土安全之要旨。[81] 至此,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界从前以“字小”、“事大”来概括天朝上国与属国、属部的关系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那只代表了中原王朝统治者的一种理想和愿望。揆诸先秦时期的历史,属国对上国“奉正朔,求册封,定名分”尚且难以真正实现并长期维系,遑论那种单纯依靠信义和道德来维系的字小事大乎?斯事难矣!先秦时期地域不广、种族不多、国家不大,字小事大尚且如此,遑论秦汉以迄明清历朝实行之难哉!广而言之,历代中原王朝封贡体系的构建亦皆与其维护国家利益、加强陆基国土防御的初衷唇齿相关、两面一体。而中原王朝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强弱变化在其封贡体系建构、维系、调适中都无可置疑地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说明初以来的厉行海禁以及嘉靖末年开始的开放杭州、澳门等少数口岸地区的海上贸易,并严控赴吕宋等东南亚属国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的闽广商民的有限开放政策,是明朝的封贡体系面对海上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一种反应,那么自秦汉以后迄于清朝两千余年中原王朝封贡体系中的监控与防范,以及某些时期力图构建或者成功构建的军事联盟,则是中原王朝在如此漫长的时期内基于当时陆上、海上的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所作出的本能反应。封贡体系的内外形势与力量对比决定了封贡体系的时代特征与极强的政治、军事色彩。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历代中原王朝封贡体系内部的复杂运作与演变,才能更清晰地描绘出华夷关系分合聚散的历史经纬。 注释: ①庄国土不赞成滨下武志将朝贡制度演绎为东亚国际关系的主要模式,对朝贡制度的实施范围和有效性一直存疑,并以东南亚作为例证,他认为明清时期对东南亚国家的海外政策基本上是自我封闭毫不作为,中国与相关国家不存在真正的宗藩主从关系,将东南亚国家纳入朝贡制度“基本上是中国统治者以及历代史官、文人的一厢情愿”。见庄国土:《略论朝贡制度的虚幻:以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朝贡关系为例》,《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陈尚胜对庄说持反对意见,指出清朝所构建的封贡体系“具有谋求自身安全和边疆稳定的显著用意”,清朝在处理涉外事务时实际上已经摒弃了在海外世界扮演“天下共主”的理想,而专注于自身的边疆稳定和安全,使她的封贡体系具有周邻性和边疆防御体系的突出特征。这是国内学者对古代中原王朝封贡体系相关研究的重要推进,但他对明朝封贡体系的重心定位则估计不足,认为明朝与清朝存在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明太祖、明成祖的封贡政策中长期抱有在海外世界扮演“天下共主”的理想。见陈尚胜:《试论清朝前期封贡体系的基本特征》,《清史研究》2010年第2期。 ②严格来讲,《坤舆万国全图》是李之藻对利玛窦1584年所绘《山海舆地图》的放大、重印。参见杨泽忠:《利玛窦与非欧几何在中国的传播》,《史学月刊》2004年第7期。 原文参考文献: [1]费正清:《朝贡贸易和中西关系》,《远东季刊》1942年第1期,转引自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读书》1998年第8期。 [2]陶文钊编选:《费正清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页。 [3][5][6]沈有容辑:《闽海赠言》卷2,周宪文等编:《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8辑第154册,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第37、35-36、32页。 [4]《明世宗实录》卷118,嘉靖九年十月辛酉,第2792-2793页。 [7]《明宣宗实录》卷16,宣德元年夏四月丙寅,第420-422页。 [8]《明宣宗实录》卷24,宣德二年春正月乙已,634-635页。 [9]《明宣宗实录》卷28,宣德二年五月戊申,第735-736页。 [10]《明宣宗实录》卷31,宣德二年九月乙未,797-799页。 [11]《明宣宗实录》卷32,宣德二年冬十月戊寅,第828页。 [12]《明宣宗实录》卷34,宣德二年十二月庚午,第867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