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形成(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研究》 董洁 参加讨论

美国不承认韩国临时政府的最核心缘由是苏联因素,美国需要“顾及”苏联在朝鲜问题上的感受。美国不愿在未征询苏联意见的情况下贸然决定朝鲜半岛“命运”。韩国临时政府是一个由中国国民政府一手扶植起来的韩人组织,美国担心承认这样一个韩国临时政府,只会刺激到苏联。因为无论是从地缘角度还是历史角度,苏联与朝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苏联境内还有一定兵力的朝鲜人部队,在满洲活动的韩人独立团体与苏联意识形态接近,苏联对朝鲜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在朝鲜问题上绕开苏联,只会使事态趋向于复杂化。依据过往的历史经验,当苏联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苏联是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管的。
    此外,当时迫在眉睫的战局也使得美国不得不“照顾”苏联情绪。美国明确表态拒绝承认韩国临时政府的1942年,正是苏德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苏军在欧洲战场拖住了大量的德国军力。美国充分意识到一旦苏联在欧洲战场失利,那么德军将在欧洲“势如破竹”,下一步的目标即会是联合日本占领太平洋,这将对美国本土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直接关乎美国自身的利益。6月11日,苏美签订在战争中互助的协议,就是美国对苏联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大力支持的表现。彼时美国政府在亚洲战场也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美国政府甚至做好了战争长期化的心理准备,美国期望苏联结束欧洲战事后能够早日加入对日作战。美国需要苏联在战场上的合作,那么在一些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问题--如朝鲜问题上,美国是完全可以充分顾及苏联的感受,做出一定让步的,毕竟美国对朝鲜的诉求,也仅仅是在朝鲜半岛南部占据几个基地而已。
    从战时会议美苏就朝鲜问题进行交涉的情况来看,美国政府主动在寻求苏联的合作,而苏联也相应表现出配合,美苏在这一时期采取了一种相互协作而避免刺激对方的态度。然而表面上的合作并不能掩盖内在的认知差别:罗斯福是因为自恃美国战后实力雄厚,坚信能将托管控制在可操控的范围内,从而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因此本着与盟国协商解决战后殖民地的原则提出托管制,并强调在联合国框架下实施托管制。斯大林则是出于通过托管朝鲜这一案例,从而“分享”参与欧洲及亚太其他托管区域红利的目的,爽快地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战后托管朝鲜政策。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从拒绝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认诉求到提出战后托管朝鲜政策,在酝酿战后对朝政策的过程中,罗斯福政府一直顾念着苏联的“感受”,并努力与苏联保持协调合作。美国的这一友善姿态也获得了苏联的积极回应,苏联对美国提出的战后托管朝鲜政策采取默认和协作的态度。由于此时美苏两国的关注焦点仍在二战战场,对朝鲜的利益诉求相对克制,因而在战后处置朝鲜问题上达成暂时性的一致。由于美苏两国从一开始即对托管制各自解读、各自打算,因此当美苏战后对朝鲜半岛诉求提高,双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矛盾升级之时,原先的分歧也就凸显,托管政策因而最终难逃“流产”的宿命,成为导致朝鲜半岛分裂的根源。
    注释:
    ①本文中的朝鲜指1948年南北各自成立政府前尚未分裂的朝鲜半岛。
    ②本文中苏联材料的中文译文由沈志华老师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③此前的一次是1941年7月14日,韩国临时政府下属驻美韩人委员会主席李承晚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金九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韩国临时政府外务部长赵素昂致美国国务卿赫尔的信以及韩国临时政府任命李承晚为驻美全权代表的证书,但美国国务院很快退回了信件。
    ④这里的组织即指韩国临时政府。
    ⑤欧文·拉铁摩尔于1941年至1942年期间担任蒋介石的美国顾问。
    ⑥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以他的“十四点方案”为代表,“十四点方案”主要包括实现海洋通行自由;消除国家间的关税壁垒;实现各国裁军;调整殖民地的分配,让不发达地区的民众和政治家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自决权利等等。详见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4-84页。
    ⑦Foster R.Dulles and Gerald Ridinger,"Anti-Colonial Politics of Franklin D.Roosevelt,"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70,pp.1-18,March,1955,转引自李在都〈信托統治協定韓半島政治變化研究〉(莫斯科托管协定与朝鲜半岛政治变化相关的研究),東國大大學院,1987,15-16页。
    ⑧Public Papers and Addresses of Franklin D.Roosevelt,1942(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 Pubs.,1950),p.475,转引自李在都〈信托統治協定韓半島政治變化研究〉,16页。
    ⑨National Archives,Record Group(RG)59,895.01/79,"Memo," Feb.20,1942.Gregory Henderson,Korea:The Politics of the Vortex(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p.72,转引自李在都〈信托統治協定韓半島政治變化研究〉,31-32页。
    原文参考文献:
    [1]石源华。论中日战争期间的韩国临时政府[J].复旦学报,1993,(6);杨天石。蒋介石与韩国独立运动[J].抗日战争研究,2000,(4);金东吉,廉仁镐。太平洋战争时期在渝韩国独立运动团体与苏联[J].抗日战争研究,2005,(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