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清朝通典》卷68,第2518页。商务印书馆,请高宗敕撰(下同)。 ②《圣武记·武事余记》卷11,第1页下。道光二十二年刻本,古微堂藏版(下同)。 ③《清代全史》卷1,第3章,第166页,1991年,辽宁人民出版社(下同)。 ④《清太宗实录》卷1,第10页下-11页上。 ⑤《满文老档·太祖》卷37,第25-28页(东洋文库本下同);《满文老档》(上)第60册,第571页(中华书局本下同)。 ⑥《满文老档》(上)第30册,第271页;《满文老档·太祖》卷32,第14-15页。 ⑦《满文老档·太祖》卷45,第46页;卷32,第19页。 ⑧《满文老档》(上)第29册,第226页;第32册,第290页;《三朝了事实录》卷12,第3页下。 ⑨《满文老档·太祖》卷32,第30-31页;卷45,第46页。 ⑩《满文老档·太祖》(下)15册,第920-928页。 (11)《八旗通志初集》卷16,第292页。《满文老档》(上)第60册,第574页;第52册,第493~494页。 (12)《满文老档》(上)第60册,第574页;第52册,第493~494页。 (13)《皇朝文献通考》卷179,第6392页。乾隆十二年,(商务印书馆)。 (14)《满文老档》(上)第52册,第498页。 (15)《满文老档》(上)第60册,第574页。 (16)《满文老档》(上)第57册,第542页;第58册,第552页;《清太宗实录》卷17,第10页上。 (17)《清代档案丛编》第14辑,第3页,中华书局;《满文老档》(上)第47册,第440页。 (18)《牛录城守官姓长》,见《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3期,第202页;《崇德三年满文档案译编》第187页。 (19)《满文老档》(上)第51册,第480页;第60册,第576~577页。 (20)《满文老档》(上)第47册,第433页;《朝鲜李朝实录·光海(鼎)》卷128,第419页;《三朝了事实录》卷6,第12页上。 (21)《清太宗实录》卷24,第4页上、12页下;卷36,第38页下、40页下;卷37,第3页上、25页上。 (22)《清太宗实录》卷62,第7页上。 (23)《清史列传·贰臣传》卷78,第3页下、45页上、17页下;《明清史论著集刊》第301页。1959年。 (24)《清世祖实录》卷2,第10页下、第39页;《明清史料》丙编,第1本,第87页上下。 (25)《清太宗实录》卷31,第13页上。 (26)《明清史论著集刊》第301页;《清代全史》卷1,第3章,第121、166页。 (27)《满文老档》(上)第59册,第568页 (28)《满文老档》(上)第25册,第229页;第50册,第46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