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略论清代学者对古代历法的整理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科技史料》 卢仙文 江晓原 参加讨论

清儒的学术研究历来为后世学者所重。而对古代天文历法的研究,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除专门名家如梅文鼎、李锐等人外,清初黄宗羲,乾嘉间戴震、钱大昕、阮元,晚清俞樾、顾观光等著名学者均有专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天文学史时,不时提及清人的工作。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此进行专门论述。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之中,虽有《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历算学及其它科学》一节,但所论者为当时学者研治历算学的总体情况,非独关于“旧学”而已,且多言算学。因此,我们选择清人对古代历法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整理,作为天文学史学史研究的初步尝试。
    1对上古至秦代历法的研究
    考三代以上历法,着力最多得为雷学淇。其《古今天象考》专论上古授时治历,云:“历之有象始于伏羲,历之有书始于黄帝”[1], 并叙述了他想象中的黄帝斗历总法,然多为臆说。不过其言“历元之说起于汉武”,还有点道理。其二则为徐发《天元历理》之考古部分[2] ,自云得之于异人,其复原之上古星象,信者寡。此外,沈彤、陈寿祺关于唐虞时是否步五星之争[3,4],阮元关于古有定朔定气之说[5],范景福论周时已能推步日月交食及五星躔次[6]等等, 多引经史中一鳞半甲之言以伸己说,不足为据。
    中国早期的历法到底是什么样子,汉时已难考,只能从古文献中的零星材料作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为古六历。所谓古六历,是指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历,始见于《汉书》中,仅给出了六历上元甲子,至唐《开元占经》中又载有上元积年。自晋杜预起,已怀疑古六历非“时王”之术,祖冲之则认为古六历可能作于周末汉初,均为四分术,非三代以前之法。后代历家,亦多有论述。
    清代学者对古六历研究,首推顾观光。顾氏《六历通考》一书[7],先据《开元占经》所载古六历上元积年,列出入蔀、冬至、节气、朔望等)。然后以之为据,考证《汉志》、《续汉志》、《宋志》、《晋志》、《隋志》、《唐书》等史志中有关古六历的论述,或是之或非之或疏通之。如在引《晋志》姜岌关于春秋历法的论述后,以为“今所传之七历自鲁历外,并非当时所用,而欲以考春秋之月日,难矣哉!”,并在述毕《宋志》中祖冲之论古六历的观点后,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古六历及研究春秋日月的观点。其中,顾氏最为得意者有二。一为鲁历积年的推算,他认为《开元占经》所载有误,因此《六历通考》而外,另著《鲁历积年考》[7],专门介绍他的推算方法,推算结果比《开元占经》所载积年多3060年。不过他的结果并没有被现代学者认同,张培瑜先生的推算结果仅比《开元占经》所载多180年[8];其二,又言颛顼造历之初,岁首建寅,其置闰又以小雪距朔之日为断,非术异,著《颛顼历考》[7]推算秦献公、庄公、始皇、二世时共九年之入蔀年、积月、闰余、大余、小余、置闰等,并与《史记》相证,以为悉与之合。顾氏论古六历,详而有据,故后世研治古六历者多引其说[9]。
    清代学者大都能认同杜预言古六历非时王之术、祖冲之言乃周末至汉初所撰的说法,并不把古六历与三代以上行用之历法等同起来。而姚文田则不然,一方面,他说:“汉时有殷周鲁等六历,由秦汉间术各立算数,妄立上古距年,以傅会其算术,于是其流遂异,谓前古实有此六术,是大不然……”[10],此宗前人旧说。同时,他又说:“古史称颛顼为历宗,考其纪算,从甲寅始”,并以《淮南子》、《洪范传》等为证,然后列出了他的颛顼历术的各项基本数据(按:即古四分法),推算从甲寅至己巳年一蔀76年中每年的节气所在及每月朔、小余、大余等。姚氏又说:“夏历本即颛顼历,至汤作殷历而周因之,其蔀首常后夏历三十四年,蔀首之干支常后夏历十三日”[10]。仅凭一句话,他就确定了夏商周三代的历法,并以之为据,列出了“夏殷历章蔀合表”,以他的“颛顼历”(按:实为古六历之殷历)推“春秋经传闰朔表”;又因汉初月日,班书记载多误,且“秦用颛顼历,以亥为岁首,而十月之名不改,汉初因之,故递至秦始建立,讫于太初改元而止,名曰《汉初年月日表》”[10]。在推算汉初历谱的过程中,姚氏采用了借半日法,得到陈美东先生的首肯,但陈先生认为其具体数值有误[9] 。事实上,汉太初以前所用历法的详细情况至今不得而知,经比较,此表与张培瑜先生用殷、汉两历所推较为接近[8]。
    与姚氏同样考秦至汉初年月的有邹汉勋。他先考证经史子集,认为“古历并为四分,元起甲寅,日起甲子者为颛顼之别一术,即殷历……而颛顼历正法应为日起己巳,年起乙卯。然以推校秦汉之际朔闰多不合。秦用颛顼历,盖年起乙卯,而日起于丁卯,杂用他法以成之,非纯用颛顼历也”[11],于是“遍检群史历论及史汉中至朔日闰”,参考颛顼历,仿春秋长历,复制了秦始皇二十七年至汉太初元年间朔闰表。经比较,与张培瑜先生用颛顼、汉历所推接近[8],比之姚文田表, 符合程度更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