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略论清代学者对古代历法的整理研究(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科技史料》 卢仙文 江晓原 参加讨论

要之,阮元对中国历法史的论述,代表了清代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大都中肯贴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历法史的发展过程。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清代学者确实对中国古代历法做过系统研究。当然,后人受益最多的是他们对历法资料的整理、校勘工作。事实上,现代学者还在继续这一工作,只不过把校勘溶进了整个研究之中。其次,是对历法本身的阐释工作。由于清人使用的语言仍属于古代的,对他们的阐释现代学者仍不易理解。但勿容置疑,现代人解读《历学骈枝》肯定比解读《元史·授时历经》容易。从某个角度来说,现代学者和清代学者对古代历法的阐释是等同的:都使用同时代人所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真正使天文学史研究具有现代形态的是现代天文学原理及方法的运用,这是清人所不及的。同时,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清王朝颁行的西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历算家多谙西法,然而,清代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历法时,并不以西法为工具或参照(只有少数学者如江永除外)。这也许是因为在清人的心目中,西法所描述的宇宙模型并不是真实的宇宙图景,它们只是一种计算工具而已,故不能以之解释天文现象。这使得清人的天文历法史研究几乎完全被局限在传统的范围内。当然,在运用现代天文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历法时,必须慎之又慎。因为在“内史”研究时,很容易把古代历法中模糊(天文意义不明确)的概念与现代天文学概念等同起来,好象古人已有了现代天文学概念,这是用今天的观点来编织历史。在阐述中国古代历法的社会文化功能时,学者们已犯过类似的错误。现代天文学原理和方法在古代天文历法研究中所起的仅仅是工具和参照的作用,绝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笔者以为,已故刘金沂先生的系列研究论文在这方面堪称楷模,他很好地运用了现代天文学这个工具,又没有想当然地把现代天文学概念强加于古人。
    收到文稿日期:1997-08-20;收到修改稿日期:1998-06-18
    【参考文献】
    1[清]雷学淇。古经天象考。贵池刘氏刊本。
    2[清]徐发。天元历理。
    3[清]沈彤。果堂集。皇清经解。卷四十六,光绪十五年石印缩本。
    4[清]陈寿祺。左海文集。皇清经解。卷二百五十六。
    5[清]阮元。研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
    6[清]范景福。皇清经解。卷一百八十三。
    7[清]顾观光。武陵山人遗书。光绪九年独山莫详芝刊本。
    8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齐鲁书社,1987.
    9陈美东。古历新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10[清]姚文田。邃雅堂学古录。道光元年江阴学署刊本。
    11[清]邹汉勋。学艺斋遗书。光绪刊本。
    12[清]王元启。史记三书正伪。丛书集成本。
    13[清]陈厚耀。春秋长历。皇清经解续编。卷十五。
    14[清]邹伯奇。邹征君遗书。同治癸酉刊本。
    15[清]成蓉镜。成氏遗书。卷十七。
    16[清]钱大昕。三统术衍。嘉兴六年浙江抚署本。
    17[清]李锐。李氏遗书。道光三年仪征阮氏刊本。
    18[清]董祐诚。董方立算书五种。道光刊本。
    19[清]陈沣。三统术祥说。见:中西算学丛书初编。 光绪二十六年。
    20[清]钱大昕。潜研堂集。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1[清]李善兰。则古斋算学十三种·麟德术解。同治丁卯刊本。
    22刘金沂,赵澄秋。中国天文学史论文集(3)。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3[清]罗士琳。畴人传续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4[清]焦循。雕菰楼集。民国4年苏州文学山房木活字排印本。
    25曲京安。王睿、至道、乾兴、乙未四历历元通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13(3):222~235.
    26[清]丁福宝,周云青。四部总录天文编。
    27[清]黄宗羲。授时历故·序。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
    28[清]梅文鼎。勿庵历算书目。知不足斋丛书。
    29[清]梅文鼎。梅氏丛书辑要。
    30[清]黄宗羲。南雷文定。
    31[清]江永。数学·冬至权度。卷四。丛书集成。商务印书馆,1926.
    32刘钝。李锐、顾观光调日法工作述评。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6(2):147.
    33李继闵。再评清代学者的调日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7(4):335.
    34[清]阮元。畴人传。卷四十。商务印书馆,1955.
    35[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26.
    36[清]汪曰桢。古今推步诸术考。长术辑要。 中华书局据荔墙丛刻本校刊。
    37陈美东。崇玄、仪天、 崇天三历晷长计算法及三次差内插法的应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4(3):2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