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清族谱中的远代世系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研究》 刘志伟 参加讨论

明清以来修撰的家族谱,大多数以宋代以后的祖先为始祖,但同时也往往不惮其烦地追溯始祖以前的远代祖先,一些族谱甚至把远代祖先的记事作为族谱内容的主体。族谱越具规模,记事就越完备,由罗列名人,到串连成谱;修撰越晚近,溯代就越久远,由汉唐而上,远至唐虞三代;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治谱之人,或信其为古史而不吝笔墨,或斥其虚妄而弃置不理;史家则素知此类记事既非附会杜撰,亦不过移录旧史,从不以为证史之凭。然而,在族谱中叙述远代世系,并非只是少数酸儒文侩之所为,许多儒宗名家编撰的族谱,亦不吝笔墨,历数世胄。如在清末民国时期公认为族谱之典范的南海九江朱次琦编撰的《南海九江朱氏族谱》中的《宗支谱》首卷,就在“族姓源流”的名目下,将本族远代祖先追溯至颛顼。据云,颛顼后裔有一人名安,“周武王克商,封安苗裔峡于邾为附庸”,“战国时为楚所灭,邾既失国,子孙去邑为朱氏”,“厥后枝条繁衍”,之后名人辈出,至魏晋时“族望冠东南,遂为天下右姓”。接着,《族谱》的记叙由“族姓源流”转到与本族宗支连接起来,述曰:
    晋祚播迁,衣冠南徙,遂有逾岭居始兴者……沿唐逮宋,门才不坠。元祐时,有司法参军缨;崇宁时,有广州司理宗俞;嘉定时,有新喻尉晞父;宝祐时,有恩州文学廷直,并繇廷试特奏通籍南雄州保昌,族属乃霦霦昭曜岭海间……度宗成淳末保昌民因事移徙,有讳元龙者,与弟元凤元虎,浮海南下,散居九江上沙及清远潖江铁头岗新会水尾等处,而九江上沙乃元龙公之族也。
    如此记述,既然为从朱九江这样的大学者到乡村士人纂修谱牒所重,就不应简单视之为虚文饰词,其所表露着的文化风习,研究族谱者或有稍加留心之必要。
    现今传世族谱,始祖及其以下分支的谱系,最早也只始于宋代以后。此一事实,皆因近世族谱,实为宋代以后的创制,此乃学界共知之事实。湛若水《甘泉先生文集》(嘉靖十五年刻本)内篇卷之6《叙谱》云:
    族谱之作,其起于中古乎!宗坏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故人伦正而风俗厚矣。是故正名分,兴礼义,莫大乎谱。
    甘泉所言“起于中古”之“谱”,是宗法废坏之后的产物,也就是我们今日能见之近世族谱。中古之前,亦有另一种谱牒,然仅见于少数士族世家,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四部丛刊影印元刻本)之《集古录跋尾》卷2《后汉太尉刘宽碑阴题名》记曰:
    右汉太尉刘宽碑阴题名。宽碑有二:其故吏门生各立其一也。此题名在故吏所立之碑阴,其别列于后者,在宽子松之碑阴也。宽以汉中平二年卒,至唐咸亨元年,其裔孙湖城公爽以碑岁久,皆仆于野,为再立之,并记其世序。呜呼!前世士大夫世家著之谱牒,故自中平至咸亨四百余年,而爽能知其世次如此之详也。盖自黄帝以来,子孙分国受姓,历尧舜三代,数千岁间,诗书所纪,皆有次序,岂非谱系源流,传之百世而不绝欤。此古人所以为重也。不然,则士生于世,皆莫自知其所出,而昧其世德远近。其所以异于禽兽者,仅能识其父祖尔,其可忽哉。唐世谱牒尤备,士大夫务以世家相高,至其弊也,或陷轻薄,婚姻附托,邀求货赂,君子患之。然而士子修饬,喜自树立,兢兢惟恐坠其世业。亦以有谱牒而能知其世也。今之谱学亡矣,虽名臣巨族,未尝有家谱者,然而俗习苟简,废失者非一,岂止家谱而已哉。嘉祐八年七月二十九日书。
    欧阳修据刘宽碑阴刻记之世次推断“唐世谱牒尤备”,事实是否如此,非本文所论范围,暂不深究,但汉唐时谱牒,与宋以后之族谱并非一物,当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欧阳修所言已经清楚显示,宋以后的士大夫,与前代士族并无直接联系,即或有联系,亦亡其谱牒,不明来处。这一事实,在宋儒言论中屡见不鲜,与欧阳修同时创制族谱规范的苏洵,亦尝言其编撰《族谱》之宗旨,苏洵《嘉祐集》(《四部丛刊》影印无锡孙氏小绿天藏影宋巾箱本)卷13《谱例》曰:
    古者,诸侯世国,卿大夫世家;死者有庙,生者有宗,以相次也,是以百世而不相忘。此非独贤士大夫尊祖而贵宗,盖其昭穆存乎其庙,迁毁之主存乎其太祖之室,其族人相与为服,死丧嫁娶相告而不绝,则其势自至于不忘也。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昔者,洵尝自先子之言而咨考焉,由今而上得五世,由五世而上得一世,一世之上失其世次,而其本出于赵郡苏氏,以为《苏氏族谱》。
    由是可知,在唐代以前,贵族阶级或尚能记录其先世历史,但到苏洵的时代,即使士大夫阶级亦失其先世世系的历史记忆,对于大多数庶人出身的新兴士大夫家族来说,更是如此。故苏洵编《族谱》只能记其高祖以下世系,苏洵《嘉祐集》卷13《族谱后录上篇》曰:
    ……其后至唐武后之世,有味道立,味道圣历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故眉之苏,皆宗益州长史味道……自益州长史味道至吾之高祖,其间世次皆不可纪。而洵始为《族谱》以纪其族属。《谱》之所纪,上至于吾之高祖,下至于吾之昆弟,昆弟死而及昆弟之子。曰:呜呼!高祖之上不可详矣。自吾之前,而吾莫之知焉,已矣;自吾之后,而莫之知焉,则从吾《谱》而益广之,可以至于无穷。
    然而,当时的士大夫阶级,对追述先世来历怀有浓厚的兴趣。苏洵就说,自己“既为族谱,又从而纪其所闻先人之行”,并把编撰族谱同让后人不至于忘其祖先、使本出一人之身的兄弟“未至于途人”的目的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的效果。由宋明之后的士大夫族谱这种理念,我们可以把握到宋以后的族谱隐含着一个固定的结构,即由可逐代查考的继嗣线连接起来的近世系谱和“所闻先人之行”两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在宋明时期仍属少数的编撰族谱的高层士大夫中,往往可以清楚区分开来。被后世奉为圭臬的欧阳修《欧氏谱》和苏洵《苏氏谱》就都是把两部分区分得非常清楚的。苏洵《嘉祐集》13《苏氏族谱》言:
    苏氏《族谱》,谱苏氏之族也。苏氏出于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而谱不及焉者,亲尽也。亲尽则曷为不及?谱为亲作也。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何也?以著代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日卒,皆书,而他不书,何也?详吾之所自出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讳某,而他则遂名之,何也?尊吾之所自出也。《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与尊,何也?《谱》,吾作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