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宣统政纪》卷70,宣统三年十二月下。此处略去了《诏书》原件中“钦此”二字。 (48)《宣统政纪》卷70,宣统三年十二月下。 (49)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封口内容简介。 (50)凌斌:《从汤武到辛亥:古典革命传统的现代意义》,《新史学》第7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3-25页。 (51)[日]有贺长雄:《革命时统治权转移之本末》,王健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52)《宣统政纪》卷70,宣统三年十二月下。 (53)《大义觉迷录》(雍正),第3、5页;《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 (54)《宣统政纪》卷70,宣统三年十二月下。 (55)康有为:《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国自立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7-489页;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八章“康南海之中国政策”,《康有为全集》第12集(附录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56)凌斌:《从汤武到辛亥:古典革命传统的现代意义》,《新史学》第7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第25页。 (57)周恩来:《接见嵯峨浩、溥杰、溥仪等人的谈话》,《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7、320页。又参见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47-248、251、262页。 (58)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