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赵尔巽:《清史稿》卷176《表十六·军机大臣年表(一、二)》。 (24)《宣统政纪》卷69,宣统三年十二月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 (25)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二部《帝国与国家》第五章第三节《今文经学与清王朝的合法性问题》。 (26)庄存与:《春秋正辞奉天辞第一》,《皇清经解》卷375,第3页。 (27)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龚自珍全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11页。 (28)龚自珍:《御试安边绥远书》,《龚自珍全集》第1辑,第112页。 (29)张双志:《清朝皇帝的华夷观》,《历史档案》2008年第3期。 (30)[日]安部健夫:《清代史研究》,第42页。 (31)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第158-159页。 (32)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3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4)[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47页。 (35)[日]稻叶君山著、但焘译订:《清朝全史》上册〈原序〉,第5页。 (36)《宣统政纪》卷67,宣统三年十一月上。 (37)《宣统政纪》卷68,宣统三年十一月上。 (38)《宣统政纪》卷69,宣统三年十二月上。 (39)《宣统政纪》卷69,宣统三年十二月上。 (40)拙著:《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154页;又参见刁书仁、刘晓东、田毅鹏:《从“法明崇满”到“五族共和”: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建构的思想轨迹[笔谈]》,《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41)《宣统政纪》卷69,宣统三年十二月上。 (42)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又参见《宣统政纪》卷67,宣统三年十一月上;卷68,宣统三年十一月下。 (43)《宣统政纪》卷68,宣统三年十一月下。事实上,不少边吏和镇守要津者见国势陵夷,乃纷纷提出“开缺”,试图临阵脱逃。但清廷大多复以“不允”,并责令坚守。参见《宣统政纪》卷68,宣统三年十一月上、下等。 (44)[美]李约翰(John Lea)著、孙瑞芹等译:《清帝逊位与列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段外交插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5)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46)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