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普塔克:《明朝年间澳门的檀香木贸易》,《文化杂志》中文版第1期,1987年。 (27)转引自张廷茂:《明清时期澳门海上贸易史》,第113、115页。 (28)Charles Ralph Boxer,Fidalgos in the Far East,1550-1700:Fact and Fancy in the History of Macau,p.197. (29)张燮:《东西洋考》,第87-88页。 (30)颜俊彦:《盟水斋存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62-663页。 (31)龙思泰著,吴义雄等译:《早期澳门史》,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 (32)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第6页。 (33)龙思泰:《早期澳门史》,第145页。实际上,远在西方人到来之前,中国与南洋的贸易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亚洲内部与欧亚之间的贸易亦有差别,早期的亚洲贸易是一种以小商贩为主,受季风影响,市场直接联结,经营物品量小质优价高的近海贸易。略后的欧亚贸易则在广度和频率上有大幅发展,是庞大远洋船队经常性地往返于各个贸易点线,运输物品巨量,并趋向于从奢侈品向日用品的转变。Jacob Cornelis van Leur,Indonesian Trade And Society:Essays in Asian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the Hague and Bandung:W.van Hoeve Ltd.,1955,pp.120-121,194-200,220. (34)施白蒂著,小雨译:《澳门编年史》,澳门基金会,1995年,第109、118页。 (35)梁廷枏总纂:《粤海关志》,第442、444页。 (36)龙思泰:《早期澳门史》,第358页。另按:檀香油用途甚多,“东西各国所制化装品类多用此油”(龚作霖:《檀香油之制法》,《通问报》1918年11月第45号),檀香油据称还可药用(宋克申:《替檀香油叫屈》,《民众医药汇刊》1934年第1期)。 (37)J.E.Wills,Pepper,Guns and Parleys,Co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p.20. (38)马士著,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36-237、284-285页。 (39)《各省商情:檀香货少》,《湖北商务报》1899年第15号。 (40)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四、五卷,第461、479、484、530、535、579、598、623-625页。 (41)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第354、392-393页。另按:檀香价格还受到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檀香市价,因春季香汛已过,去路狭隘,价遂下降”(详:《香汛已过,檀香去路狭隘》,《商品新闻》240号,1949年4月23日)。 (42)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第354、392-393页。 (43)格林堡著,康成译:《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1页。 (44)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三卷,第4页。 (45)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四、五卷,第124、127、134、147、152页。 (46)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第460-461、509页。 (47)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第509、518-519、578-579、656-65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