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隋文献独孤皇后与开皇世政治(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王光照 参加讨论

独孤伽罗生于大统九年(公元543年),父死之年[孝闵元年(公元557年)]“时年十四”,亦正是其出阁之年。是时,正值宇文鲜卑禅西魏建周之际,政局动荡使独孤氏家族无脱权力斗争漩涡的裹挟。史称,西魏权臣宇文泰直至晚年尚未决定嫡嗣之传承:“明帝(宇文泰庶长子毓)居长,已有成德;孝闵(宇文泰三子觉,正室元氏所生)处嫡,年尚处幼。乃召群公谓之曰:‘欲立子以嫡,恐大司马有疑。’大司马即独孤信,明帝敬后父也。”(注:《周书》卷二五《李贤附弟远传》。)宇文泰“欲立子以嫡”而有碍于“名重”集团间之独孤信,是独孤信已无法回避宇文泰身后的权力斗争。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月,宇文泰病笃召其侄宇文护,“谓护曰:‘吾诸子皆幼,外寇方强,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努力以成吾志。’乙亥,卒于云阳”(注:《资治通鉴》卷一六六梁敬帝太平元年。)。宇文护秉政,拥立是年三月即立为世子的宇文觉嗣位,为宇文禅魏建周作了准备。但集团内部“群公各图执政”(注:《资治通鉴》卷一六六梁敬帝太平元年。)的矛盾冲突亦相应激烈起来,斗争在“关陇集团”内部最高层的“八柱国家”间展开,一方为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及南阳郡开国公赵贵;一方为常山郡开国公于谨及所支持之宇文护(注:八柱国爵号,因时而有不同之改封。此所记称爵号均为初封名号,下同。),这是“关陇集团”内部所爆发的第一次高层政局斗争。因当时尚有山东高齐、江左萧梁之存在所加诸的外部压力,故这场斗争未演为大的血洗场面而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处置。史载诛赵贵等仅“罪止一家”(注:《周书》卷三《孝闵帝本纪》“楚国公赵贵谋反伏诛诏”。);独孤信亦只是“赐死”一身而已,缘此,宇文泰精心营构的以六镇入关军事贵族为核心的“关陇集团”得以继续存在。但是,斗争中所暴露出的“关陇集团”内部的权力冲突,却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以家族及其所联姻之外族为单位的权力斗争还将继续下去,这一点对于已届晓事之年而颇有干政之志的独孤伽罗影响亦是深刻的。
    联姻皇室是魏晋以下以迄南北朝士族门阀坐大门庭的一个重要途径(注:参见唐长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载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门阀政治要在仕婚,以婚而言则要在当朝显贵家族,故独孤信诸女婚姻均缔构于一时贵族之家以至北周皇室。独孤信长女为宇文泰长子周明帝宇文毓之后,四女为李唐先君李昞之妻,唐立而追册为后,七女独孤伽罗为隋文帝杨坚之后,是独孤信与北周皇室及关陇“郡姓”一时大族的广泛政治联姻的有效缔构,亦反映了这个新兴军功家族在北朝政治舞台上的显要位置;申论之,其婚姻圈上显明的六镇豪门色彩则标明其家族对于“关陇集团”核心层面的有力渗透,因此,宇文护不得不“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过,逼令自尽于家”(注:《北史》卷六一《独孤信传》。)而了结独孤信恶等赵贵的“谋反”之罪。
    肇建于西魏大统七八年而衍至唐初高宗、武后年间约百年之久的“关陇集团”,在宇文泰死后并没有改变其集团内部联姻以构建、固结新统治体系的政策,但婚姻关系之变化则渐呈消褪鲜卑化色彩的趋势。独孤信诸女之婚姻,从代北宇文鲜卑,到陇西李氏、弘农杨氏,联姻逐步转向关陇地方的汉族大姓,“胡汉混血”的历史主题已由独孤信本人的父统,转向了女适汉人的母统。入周之后,“关陇集团”鲜卑化色彩的减弱(注:参见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宇文氏之府兵及关陇集团》。),与当时统治集团“胡汉混血”婚姻中父统与母统的易位之变甚有关系。父统代北“虏姓”的独孤伽罗与关中“郡姓”弘农杨坚的结合开其先例,尔后,李唐创业之初期君主,如李渊所娶窦氏即纥豆陵氏、李世民所娶长孙氏,亦皆胡族血统,是婚姻范围虽不出代北、关陇两大区域,但婚姻缔构的实况却以“胡汉混血”中父统与母统的易位显示了关陇集团内部氏族升降过程中民族关系的变化;胡族母统的政治势力只是以外族因子的身份织入了汉族父统的新氏族政治势力之中,氏族升降过程中民族关系的变化正是以不改变“胡汉混血”的历史主题而逐步完成由胡化而汉化的历史进程。
    独孤伽罗在初婚之际与杨坚约有“誓无异生之子”(注:《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这是保护传嗣血统一性的政治契约。自此,杨坚所有五子皆为独孤伽罗所出。独孤伽罗重视家族血统,严防嫡庶于婚姻缔构之际,使代北独孤氏与弘农杨氏的政治性联姻得到严格控制,目的是保证家族政治权力的稳定过渡,这对开皇朝的政治大局,尤其是东宫储位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独孤伽罗严防嫡庶的婚姻观,归趋的亦正是汉民族宗法政治的范畴。而杨坚亦有“倚琵琵,作歌二首,名曰《地厚》、《天高》,讬言夫妻之义”(注:《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对独孤伽罗作“人伦”儒化规讽之举;立国之后,复诏令“博学有高节”的江南才女范氏入侍其旁作“讲读”(注:《隋书》卷五八《许善心传》。)。凡此均说明有“雅好读书,识达古今”(注:《北史》卷一四《隋文献独孤皇后传》。)之令名的独孤伽罗,在时代蕴含着多元文化整合主题的大趋势中,具有汲取和混合汉文化的积极倾向。这使不失胡风之强健而复加汉化之博雅的独孤伽罗卓异于北朝以来的宫廷女性。
    北周初,代北独孤氏家族因独孤信“赐死于家”而受到打击;明帝二年(公元558年),周明敬后早卒,独孤家族失皇室奥援,门庭几阒寂无声。大统年间显赫的“柱国”之家开始消隐于政坛,故适嫁弘农杨氏的独孤伽罗亦“每谦卑自守”(注:《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而与时进退。相应于姻族的衰落,大统十六年(公元556年)前已届身府兵十二大将军之列的杨忠,则在准确测定其于周初权力斗争的位置之后,保持了弘农杨氏继续上升的势头(注:参见拙作《记隋文帝先君杨忠》,载《文史知识》1993年第11期。)。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杨忠病卒,临终前示意杨坚勿预周皇室权争,史称有识。杨坚袭爵,秉父旨超然于权臣宇文护与武帝宇文邕间的斗争。天和七年(公元572年),武帝于宫中杀宇文护,改元建德,“始亲览朝政”(注:《资治通鉴》卷一七一陈宣帝太建四年。),结束了宇文护专擅朝政的局面。是年四月,武帝立长子宇文赟为皇太子,遂即聘纳杨坚与独孤伽罗所生长女为皇太子妃。弘农杨氏姻结宇文皇室承续了代北独孤氏联姻皇族的传统,这对固结与张大家族的政治势力极为有利。史称,“武帝娉高祖长女为皇太妃,益加礼重”(注:《隋书》卷一《文帝本纪上》。);并多方回护集团内部对杨坚的政治攻讦(注:《隋书》卷一《文帝本纪上》。),弘农杨氏于是安然于皇权的呵护之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