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见拓跋职官初探(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张庆捷/郭春梅 参加讨论

斛洛真
    在《南巡碑》碑阴官爵姓名第六列和第七列中,清楚可识的“斛洛真”有8个,另有3个不完整,只残存“鹰扬将军斛”或“宣威将军斛”。根据8个清楚完整的“斛洛真”,可推断这3个也是“斛洛真”,今将11个带“斛洛真”之条录兹。
    1.鹰扬将军斛
    2.鹰扬将军斛
    3.宣威将军斛
    4.威□将军斛洛真
    5.斛洛真□□
    6.斛洛真□叱
    7.斛洛真紽纥□
    8.宣威将军斛洛真
    9.斛洛真直
    10.斛洛真□贺赖内□□
    11.斛洛真□□□
    可以肯定,“斛洛真”不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姓名,而是游牧民族的一种职官。尽管《魏书》、《北史》中不载此职,且无蛛丝马迹可寻,然而在《南齐书·魏虏传》中却有其踪影。前面在考证“折纥真”一职时已谈到,在《魏虏传》内,记录有许多词尾带“真”字的拓跋官号,如“直真”、“乌矮真”、“比德真”、“朴大真”、“胡洛真”、“乞万真”、“可薄真”、“拂竹真”、“咸真”、“契害真”、“折溃真”、“附真”、“羊真”等,并且笼统地提到了这些人的职责。这些“真”,有可能即是“人”的意思,某某真,就是职掌某方面事物的人。这是拓跋族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及其职官相应具有原始性和简单性的自然表现。
    《魏虏传》所载拓跋部诸官号中,内有“胡洛真”一职,与“斛洛真”相比,读音相同,仅第一字不同,一为“胡”,一为“斛”,显然,这是传译过程中造成的错误,这种错误,在当时北名南译过程中并不乏见。无疑,“胡洛真”就是“斛洛真”。其职责在《魏虏传》中说得也很清楚,其云:“带杖人为‘胡洛真’”。何谓“带杖人”呢?首先需弄清“杖”的涵义。古代,仗是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吕氏春秋·贵卒》:“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汉书·西域传》:“(乌弋)以金银饰杖。”颜师古注:“杖谓所持兵器也。”《宋书·孝武帝纪》:“远近贩鬻米粟者,……其以仗自防,悉勿禁。”《魏书·来大千传》:“世祖践祚,与襄城公卢鲁元等七人俱为常侍,持杖侍卫,昼夜不离左右。”《北齐书·神武帝纪》:“孙腾带杖入省,擅杀御史。”综合上述事例,可见所谓“带杖人”,应是携带兵刃之人;所谓“斛洛真”,即为一种侍卫武官。皇帝周围带兵器的人很多,这里单单说“带杖人”,说明这是一种与内三郎身份不同的人,从碑文官爵排列顺序看,其在内三郎之后,地位显然要比内三郎低,很可能是与皇帝出巡和礼仪性场合有关的兼有护卫皇帝任务的仪仗队官员。
    斛洛真的品阶史碑均无记载,据碑文看,有两个兼将军号者,一个兼“威□将军”,一个兼“宣威将军”,前者有残缺,难以认定。后者在太和《前职员令》中的品阶为六品上阶,依照兼官品阶基本相当的原则,“宣威将军”既为六品上阶,斛洛真的地位也当与此相当或者差不多。
    斛洛真的长官是“斛洛真军将”,“斛洛真军将”一职见于碑阴从臣官爵姓氏的第三列,原文是“明威将军斛洛真军将内三郎万忸于忿提”。仅此一例,从其排列位置及敦煌文书中所见“军将”身份看,他无疑是“斛洛真”的长官。其品阶,据其所兼将军号品阶考察,“明威将军”在《前职员令》中为六品上阶,与“宣威将军”同级,并不比那些兼“宣威将军”的“斛洛真”品阶高,但与众“斛洛真”不同的是,“斛洛真军将”除兼将军号外,还任“内三郎”一职,这是众“斛洛真”所没有的。表明“斛洛真军将”虽然品级不是很高,但由于其兼职内三郎,是皇帝近身侍卫官,身份比一般“斛洛真”特殊,故能任“斛洛真军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