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友与两周君臣关系的演变(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查昌国 参加讨论

以上从友、师弟子和友、士两个层面考察了诸子时代朋友主体的演变,考察前者,意在明其变之始,变之初型;后者则从变之终的角度,侧重探讨新型朋友群体的社会属性。据上考察,可得出如下判断:到孔墨之世,朋友由西周的族人演变为以士为基本成员的社会群体。这一变不仅使朋友主体面貌一新,亦使朋友之道蜕变为以士所志之“道”为底蕴,以凝聚士人为鹄的。孔墨之世朋友的上述演变,对士阶层的形成和诸子时代的君臣关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注:这部分是寻证诸子时代友的主体,为探讨此间友与君臣关系服务,故论述仅以证明孔墨之世士已成为朋友主体为限。全面检讨此间友士关系,如友由族人向士的演变过程,终诸子之世师弟子之礼都从属于朋友之礼,族人与士,“善兄弟”与“同门”、“同志”者间的文化渊源,及友对士阶层形成的作用,拟另撰文专论,本文因篇幅所限,不能具叙。)。
    
    诸子时代,士成为朋友主体,朋友之道作为士的群体化理论,集中地反映了此间士阶层的政治抱负和价值追求。其时士无不以干君求仕为务,即便如老庄者流,亦与官场时通声气。如庄子之友惠施,就曾官至梁惠王卿相。孟子“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注:《孟子正义》卷六《滕文公下》,第250页。)一语,更充分透露出其时士汲汲以求仕进的时代风尚。而先秦诸子又都是“思以其道易天下者”(注: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二《原道中》,上海书店1998年版,第37页。)。“以其道易天下”,当然包括以“其道”易现实中的君臣,这些都决定了此间朋友之道的主要着眼点仍是君臣关系。通观孔子到战国中晚期诸子对朋友与君臣关系的认识,基本是沿融友道入君臣观念之中的方向演进(注:以下论友与君臣关系,以儒家理论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资料的限制,但儒家的观点一般地说是可以适合当时各家的。)。
    孔子之世,朋友关系与君臣关系相近。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刘宝楠谓“数”,“为数君友之过”(注:《论语正义》卷五《里仁》,第86页。)。子贡问友。孔子答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注:《论语正义》卷一五《颜渊》,第279页。)又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注:《论语正义》卷一四《先进》,第251页。)孔子师徒上述言论说明,其时事君事友的内容相近,“忠告而善道之”,“以道事君”是也;规谏君友过错均要适度,“不可则止”是也。孔子曰“朋友切切偲偲”,孟子曰“责善,朋友之道也”。此以道义直言责勉的事友之道,又和夫子事君“勿欺也,而犯之(犯言谏争)”(注:《论语正义》卷一七《宪问》,第318页。),“事君有犯而无隐”(注:《礼记正义》卷六《檀弓上》,第46页,《十三经注疏》上。),亚圣的“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注:《孟子正义》卷七《离娄上》,第288页。)的事君原则相同。与之相应,君、友的地位亦相近或相齐。《孟子》记,郑子濯孺子与卫庾公之斯为友。郑派子濯孺子侵卫,适犯病不能发箭。追击他的卫将庾公之斯对他说,我不忍害夫子,但“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注:《孟子正义》卷八《离娄下》,第342页。案:庾公之斯是子濯孺子的再传弟子。子濯孺子称庾公之斯和其师为友,故师与再传弟子亦为朋友。),于是发射四支无箭头之箭而返回复命。又,《吕氏春秋·序意》记:“赵襄子游于囿中,至于梁,马却不肯进,青荓为参乘。襄子曰:‘进视梁下,类有人。’青荓进视梁下。豫让却寝,佯为死人,叱青荓曰:‘去,长者吾且有事(高注:“言将杀襄子”)。’青荓曰:‘少而与子友,子且为大事,而我言之,是失相与友之道。子将贼吾君,而我不言之,是失为人臣之道。如我者惟死为可。’乃退而自杀。青荓非乐死也,重失人臣之节,恶废交友之道也。青荓、豫让可谓之友也。”(注: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一二《序意》,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648-649页。案:上引两则材料,就其具体真实性而言,似有附会、夸张成分。但从思想史角度看,其所显示的时代通性则可信。因即便是编造,也是当时社会思潮反映。本文论诸子时代君臣、朋友关系所采用的材料,主要取其通性之真实,并不表示接受其为具体真实。)上引两则材料,是当时君友地位相齐观念的典型表现。现实中能这样做的人当是少数,但它们所反映的意识则具有
    普遍性。吕不韦将上述青荓事迹置于叙述撰写《吕氏春秋》旨意的《序意》篇中,并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将其“布咸阳市门”(注:《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510页。),延请天下游士宾客评议增损。是时秦君权独尊之势已具规模,在这种政治气候下,青荓故事所反映的君友相齐(实则尊友虚君)观念,若非社会共识,为时论所尚,吕不韦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尤其是不会放言“青荓……重失人臣之节,恶废交友之道也。青荓、豫让可谓之友也”,这种近乎公开向君权至尊挑战的高论。在秦统一前夕的秦国尚如此,在思想学术环境更为宽松的山东诸国和士气高蹈的战国中期,君臣、朋友关系相近,君友地位相齐观念的普遍流行由之而可想见。
    战国中期,在社会求贤大潮推荡下,经朋友之道的凝聚,士以道相招相聚相互游扬,终使士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集团,士之地位与势力亦足可以与君权分庭抗礼。朋友是君臣关系理想模式的观念亦兴起于此间。战国初,“曾子、子夏为诸侯师,声名显天下”(注: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3页。),这是士以道术进身,预君之师位,仕于庙堂之始。继而有鲁缪公以友礼子思(注:《孟子正义》卷一○《万章下》,第425页。),费惠公师友子思、颜般(注:《孟子正义》卷一○《万章下》,第408页。),齐宣王折服于颜斶,“愿请受为弟子”(注:《战国策》,《齐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12页。),燕昭王师事郭隗(注:《战国策》,《燕策一》,第1066页。),阳城君师友墨家巨子孟胜(注:《吕氏春秋校释》卷一九《上德》,第1257页。)等。上述以师友待士与臣的著名事迹集中于战国中期。将这些君主友臣的具体事例,上升为君主礼贤原则,似为战国中期的士人。成书于此间的《经法》“称”篇记:“帝者臣,名臣,其实师也。王者臣,名臣,其实友也。霸者臣,名臣也,其实[宾也。危者]臣,名臣也,其实庸也。亡者臣,名臣也,其实虏也。”(注:《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89-90页。案:唐兰谓《经法》成书年代在公元前400年前后,见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载《经法》。本文从之。)稍后的郭隗说燕昭王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鲍注:役,仆役)处。”(注:《战国策》,《燕策一》,第1064页。)这两则材料列举了四五类君臣,其所褒贬的不是某些具体的君臣,而是君臣关系原则,即君臣模式。在这几类君臣中,“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是理想的君臣模式。这种帝王型君臣与朋友的关系可概括为“王者臣,名臣,其实友也”(案:其时朋友赅师弟子,故言友则师可包括于其中)。友为互称之词,故君以臣为友,就逻辑地包含了臣以君为友之意。所以“王者臣……其实友也”的完整内涵应表述为,君臣为友之“名”,友为君臣一“名”之“实”。理想君臣应以朋友为模式的观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