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汝南先贤传》。 〔27〕《御览》二百三十引《续汉书》。 〔28〕《书抄》三十六引《汝南先贤传》。 〔30〕《后汉书·梁冀传》。 〔32〕《后汉书·黄宪传》。 〔33〕《世说新语·言语》。 〔35〕《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序》。 〔36〕《后汉书·刘陶传》。 〔38〕朱穆于公元153年被赦免后,“居家数年”。 陈蕃于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59 年)上书为李云申辨(李云上书直斥桓帝滥封宦官),坐免归田里。李膺于桓帝永泰二年(公元156 年)前曾一度免官在家。 〔39〕据《后汉书·陈蕃传》,陈蕃于公元163年左右任光禄勋,范滂时为光禄勋主事,后又为太尉掾,不久就回汝南,即为宗资所用,公元166年被捕。因而汝南、南阳两地的风谣大致应在公元160-166 年之间。 〔40〕〔44〕〔45〕《后汉书·窦武传》。 〔42〕山阳、东平、泰山一带在《名士谱》中的有:张俭、度尚、王考、胡毋班、王章、檀敷、孔昱、王畅、刘表、羊陟、蕃向。其中孔昱、檀敷为不应征辟的书生,刘表亦为书生。位列“八厨”的度尚、王考等五人,“位行并不显”(《后汉书·党锢传》)。 〔47〕《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纪》。 〔48〕《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 〔49〕《后汉书·何进传》。 〔50〕《后汉书·董卓传》。 〔51〕《三国志·许靖传》。 〔53〕〔55〕参见《后汉书·杨震传》、《李杜传》。 〔54〕《后汉书·李固传》。 〔56〕《世说新语·德行》注引《魏书》。 〔58〕许劭任功曹,见《后汉书·许劭传》注引《蜀志》。陈蕃任功曹,见张璠《后汉纪·灵帝建宁元年》,见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 〔59〕《论语·卫灵公》。 〔60〕《荀子·臣道》。 〔61〕《后汉书·陈实传》:大宦官张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实乃独吊焉。及后复诛党人,让感实,故多所全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