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新理解论纲(10)
十、价值论 衡量一门学科价值的标准,在于其性质、目的及其对于人类、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一门学科的目标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会出现差异的,因而其价值亦将随着学科的进步而变化。从学科的本质范畴及其最终目的出发,考古学的性质既然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其价值就应当也从这两方面来考虑。 作为科学范畴的考古学,最根本的价值应是:了解人类的已往过程,寻找文化进步的本质原因,认清今后前进的方向。其中,透过文化的历史进程来理解今天和预感未来,是考古学得以存在的基点。 但这个考古学科学价值的核心却很难被人直接体会到,因为它一直是在社会的理论探索和改变人们的世界观这种非常抽象的领域内发生作用,况且又是通过理解距今遥远的人类生活而曲折实现的。其实,在考古学刚刚诞生时,这个道理曾因考古学家的直感而被指出过。如19世纪中期,当旧石器时代得到最初的肯定时,约翰·伊文思便说这最终证明了进化理论,摧毁了上帝造人的神话,改变了人们对世界均衡的看法(36)。正是这种世界观的改变,社会就得到了科学可大为发展的观念环境。如果人们的头脑始终笼罩在宗教的迷雾中,能够有原子能的利用、卫星上天和人工智能的开发吗? 另外的一系列事实,也进一步表明了这个道理。例如自马克思、恩格斯以来,一些对当代人类思想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思想家,为了寻找人类及其社会的本质,寻找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都以极大精力去研究当今社会和古代社会这两端。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史学研究成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中表达了他们最初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848年,则在《共产党宣言》中正式提出了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共产主义理想。但这还是纲领性的表述,需要详细论证,故马、恩在以后的近二十年时间内,集中精力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直到1866年初,马克思才完成了《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手稿,并在他逝世后,至1894年才由恩格斯把《资本论》的第三卷整理完毕出版。在这期间,即从60年代以后,文化人类学迅速发展起来,从70年代早期起,马、恩把有关社会基本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人类早期社会,写了一系列的读书笔记、文章,并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问世。他们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肯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合理性。这意味着他们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具有同一性,假如不能把人类的早期社会说清楚,有关理解当代社会和预见未来世界的理论便缺乏说服力。 本世纪初,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存在。以后,他又提出宗教意识的本质在于人类婴儿期或"古代的"那类较早行为在思想上的投射的意见,并进行过人类早期社会中的图腾信仰的研究。显然,他是在从人类的婴儿期、早期社会的活动中寻找人的本质。 二次大战后又一曾对社会思潮产生过很大影响的萨特,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家。他的区分为"自在"和"自为"两大范畴的存在主义,也是在探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他不像弗洛伊德那样曾经专门研究过人类的早期社会活动,但也不得不讨论人类的原始欲望,不得不涉及人类的早期经历。 60年代以后在人文科学中影响极大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学说,本为人类学理论。这一学说把各种文化视为系统,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分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两种。这一学说认为,文化研究者应当从表层结构中找出其深层结构,由此寻找人类共有的逻辑思维方式,从而理解社会文化结构的全过程。结构主义的影响曾席卷人文科学的大片领域,而这一学说却是从分析人类早期社会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壮大的。 自马、恩以后,弗洛伊德、萨特、斯特劳斯皆为本世纪的思想大师。他们都自称曾受到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们的理论又都受到过很多批评。单独聆听这些学说,会为他们敏感和精密的心灵所折服;从思想史的角度统观这些学说,则会发现,自19世纪后期,由于人类学的兴起,人类早期社会逐渐被认识到,为了理解当代社会或是探讨人与社会的本质,理论家们便纷纷在人类早期社会中寻找打开整个人类社会奥秘之门的钥匙。考古学的原初内容本是研究人类早期行为,由此正可看出考古学的最终理论价值究竟在哪里!这种价值,当然是考古学的最大价值,也就是最根本的科学价值。 作为艺术范畴的考古学,其价值的主要方面,按照我们的理解是在于满足人们那种回忆自己被忘却的天真稚气的童年、奔放热情的青年以及庆功的辉煌、失败的悲壮、丰收的欢悦、祭祀的虔诚等等历史情景的天生愿望。由此而得到的当然不仅是心灵的安慰,还会有情感的熏陶,良知的培育,智慧的启迪,勇气的鼓励。 还应看到,考古发现中从来就多见不可再度创作出来的古代艺术品。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皆志趣有异,气质不一,故其艺术创作永远有其他时代、其他地域的作品不能取代的魅力。从考古学史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这种价值的存在和被认识到,推动了近代考古学的出现,而且这种价值一直受到重视。 考古学自诞生以来,其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就一直被看重,而且,人们这种认识对于考古学的发展一直在起着积极作用。考古学的全部价值,应视为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正因为具有这两方面的价值,考古学才既有专业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忽视任一方面,都不利于这个学科的发展。 以上十论,也许能成为理解考古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方法的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是在一个半世纪的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就考古学的发展过程而言,文艺复兴以后,考古学开始萌芽,至19世纪中期真正诞生,可称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大体至本世纪中叶,许多人称之为传统考古学阶段。60年代以后则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于传统考古学和以后的新阶段的考古学,至今还没有形成能够准确表述其理论、方法特点的专门名称,表明考古学的理论思考尚不成熟。当然,在这几个阶段中,总还是有一些理论阐述。总起来看,这个《论纲》中的前三论,在传统考古学阶段即已出现,故可称为"老三论"。"老三论"中的"文化论",讨论了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范畴和目标,类似于考古学理论中的本体论。至于"层位论"和"形态论",则是传统考古学的两大方法论支柱。"老三论"中既有本体论,又有方法论,从而构成了传统考古学的理论框架。《论纲》的中间四论,是在60年代以后考古学新阶段中出现的,还正处在不断修改和补充的过程中。这些都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而此时的考古学理论中的本体论,仍是经过了相当改造的"文化论"。《论纲》中的后三论,则是我们新提出的,也许可以叫做"新三论"。"新三论"中的"艺术论"和"价值论",讨论了考古学的性质和作用,加上"老三论"中经过新补充的"文化论",都属于本体论的范畴。至于"全息论",当然应属方法论。总起来讲,十论中三论属本体论,七论属方法论。由于提出了"新三论",而且从"新三论"的认识出发对"老三论"和"中间四论"作了新的阐述,所以我们把本文题为考古学的"新理解"。既然是新理解,就不会很成熟,这自然就无须多说了。 1992年4月26日,七稿。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