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新理解论纲(9)
九、艺术论 考古学是科学,但也可理解为艺术。 科学的内容反映客观世界。考古学寻求事实的积累与验证,探究文化的规律与动力,所以是一门科学。 艺术则是反映艺术家眼里的世界。考古学家的内容往往是在反映考古学家眼里的世界,所以也可理解为艺术。 这首先在于考古学家对古代文化实体、现象和过程的说明往往是解释的。解释符合客观实际,可属科学的范畴;解释为了表现主观愿望,在事物的分类中,则属于艺术。 弄清事实,是考古学的起码要求,如年代不能颠倒,地点不能移位。但事实也与解释有关。事实错了,解释当然不可信;可是解释又关联到事实能否被确认。北京人是否制造骨器的问题就是一例(33)。周口店的破碎骨胳系全由动物啮咬、水流冲涮、落石砸压以及化学腐蚀所致,还是部分为人工打击造成?如是人工打击,是为了取食骨髓,还是制造工具?其中,骨器的可靠性是最基本的,需要弄清楚,否则就谈不上建立在这个基本事实上的其他科学解释了。但是否为骨器,却在于解释,故解释将影响到基本事实能否确立。 要追求解释的合乎客观,考古学家就寻找考古学现象的因果关系。但考古学家在这里面临着困难。这不仅在于从一般的认识论原理上,考古学家寻找的因果关系只能无限地逼近客观真理而永远不可能完全掌握客观真理,而且在于时间的邈远、信息的丧失给认识增加了巨大的困难,何况,客观性的含义还需再作追究。在量子理论中,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测不准关系,故"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含义必须重新修订。物理学家可以凭借分裂粒子观察其反应,并能控制这种分裂;考古学家除在模拟古代工艺技术这种狭窄的范围内还可重新制造一些因果关系以外,并不能重新制造一种因果关系来验证其解释的准确性。所以,考古学在总体上比量子物理学有更多猜测,更依靠直觉帮助,更需要大量的解释;而解释则因解释者的文化价值观和心理倾向具有选择性。 为了寻求纯粹的科学性而不对考古学现象作出解释的考古学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如果不准备作出解释,考古学家将不知道什么现象需要记录,什么需要告诉别人。考古学家的解释也不一定必须揭示全部资料。张光直(1986)用"交互作用圈"解释中国古代文明在空间范围内形成的过程,用"地域共同传统"解释夏、商、周三代的关系,用"萨满教文明"解释中国古文明的特点(34),只是选择典型事物,述其最能说明这些问题的部分,而未将观察到的一切都详加描述。因为一则不见得有此必要,二则也是不可能的。 解释当然要合乎情理,但这只是对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可能性的肯定。正确的不过是可能性最大的东西。如要将科学性视为主观性的消除,那考古学只能算作艺术。如把考古学的解释,看作是追求科学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中既有客观性的东西,也有主观性的内容,那也就不能排除其艺术性的成分。当然,就解释的整个过程来看,应该是客观性成分愈来愈多。这里决不是在鼓励不负责任的幻想和作无稽的猜测,不能把考古学研究当作艺术的自由创作。 说考古学也可当作为艺术,还在于其研究对象又往往是艺术的。不仅是古人的大量艺术品,许多其他遗迹、遗物以及可以透视到的大量行为过程,含有已往人们崇高的追求和迷人的幻想,考古学家的研究要揭示出古人的这种心灵,教育和启发今人的心智。 所以,考古学的目的就不仅是寻求文化进步的法则,指导我们的未来,还有追忆人类的历史,教育人们的心智。读史使人明智。从教育的目的出发,最好的考古学著作就不应该只能供同行阅读。考古学家应当同时为追求科学和教育心智而努力。人类的文化活动,可划为科学与艺术这两大类。依照科学与艺术的分类界限,教育当然应归属艺术。依照人类的活动能力来说。则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关系,犹如爱因斯坦所说过的那样:"科学真理的整个大厦可以用自身的、按逻辑排列的力量的石块和石灰砌起来",而"为了实现这样的工程并完全理解它,艺术家的创造特点是必不可少的"(35)。把考古学理解为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才真正符合实际。 总起来讲,考古学兼有以下特点:科学的,资料的积累和证据的检验;解释的,资料的选择、分类和说明;教育的,研究结果的表达和启迪心灵的强调。有此三点,则考古学既是科学,又可看成是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一种完美统一。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