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鉴》到《纲目》
马光《资治通鉴》在它问世后的八、九百年中的影响足以与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相比,而《通鉴》在历史编纂学上衍生的分枝之繁,则似乎还超过《史记》、《汉书》。宋、元、明、清四代,有借《通鉴》阐发义理的《通鉴纲目》,由《纲目》又衍生了《纲目发明》、《纲目书法》、《纲目补遗》等,它们可称为"义理"一脉;有沿《通鉴》续作史书的《通鉴外纪》、《续通鉴长编》,由此还衍生了》《外纪补遗》、《前编考证》等等,它们可称为"续作"一脉;有改《通鉴》另创新制的《纪事本末》、《通鉴节要》、《通鉴总类》等,由此产生了各种纪事本末、《通鉴要言》、《通鉴分门类要》等等,它们可称为"改作"一脉;有据《通鉴》考证注释的《通鉴释文》、《通鉴地理通释》等,由此还派生了《释文辨误》、《胡注举正》等等,它们可称为"注释"一脉;此外有《纲鉴》、《辑览》、《补》等等,总而言之,《资治通鉴》在历史著作编纂学上源远流长,支脉众多,仅就手边几种常见书目的粗略上源远流长,支脉众多,仅就手边几种常见书目的粗略统计,便计有《通鉴》类史书: 宋--45部1868卷,另10部无卷数; 元--17部、卷数不详; 明--22部1089卷,另8部无卷数;又有通鉴类丛书2种; 清--37部约千卷;另有通鉴类丛书3种。 当然,实际数字远远不止这些。这一大批史著及数量更多的零篇散叶,如有关通鉴的序、跋、题记、识语、考订笔记等,就构成了后世所谓的"通鉴学","通鉴学"和现下所谓的"红学"、"选学"一样,范围极广,是一门包括释义训诂、改作、续作、阐释等多方面内涵又有其脉络清晰的历史及范围的学问,这门学问始于宋代,宋代的通鉴学奠定了后世通鉴学的基调、主题及形式,其中尤其是专主义理的《通鉴纲目》,更是极大地影响了史学的历史,因此下面我们便对宋代通鉴学的这一条线索作一番简略的回顾与研究。 一 熙宁年间,《资治通鉴》成书,宋神宗便为其作序云: ……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治,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教条,断之以邪正,要之以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矣。 同序还称赞《通鉴》远远超出荀悦《汉纪》,博而得要,简而周事,是"典型之总会,册牍之渊林",可谓推崇备至,这使得《通鉴》一问世便获得颇高声誉。于是元丰、元祐前后,出现了修撰《通鉴》过程中的一些"副产品",如刘恕《通鉴外纪》、刘羲仲《通鉴问疑》、范祖禹《唐鉴》等,这便形成了通鉴学的雏型。 但是,由于党争加剧,局势变化,《通鉴》一书也因为作者乃旧党党魁而遭厄运,通鉴学自然也因此牵累而止步不前,《清波杂志》卷九载: 了斋陈莹中为太学博士。薛昂、林自之徒为正录,皆蔡卞党也竞尊王荆公而排挤元祐,禁戒士人不得习元祐学术。卞方议毁《资治通鉴》板,陈闻之,因策士题特引序文以明神宗有训,于是林自骇异,而谓陈曰:"此岂神宗亲制耶?"陈曰:"谁言其非也?"自又曰:"亦神宗少年之文耳。"陈曰:"圣人之学得于天性,有始有终,岂有少长之异乎?"自辞屈愧叹,遽以告卞,卞乃密令学中,敝高阁,不敢复议毁矣。 陈莹中借神宗序文制止了蔡卞之流的毁板之议,使《通鉴》不至毁于火厄。而且还力图阐发通鉴学,他曾撰《通鉴约说》,称"《通鉴》如药山,随取随得",又称"天下之变故无常,唯稽往事,则有以知其故而应变",尖锐批评王氏(安石)之学"乃欲废绝史学,其事正与晋无异,将必荒唐而乱天下矣"(见《玉海》卷四十九引)。不过,终徽、钦之世,党争方炽,旧衰新盛,尽管陈莹中大声疾呼仍无济于事,通鉴学依然萧条。 这种状况到南宋之初发生了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党禁解除,旧党翻案,《建炎以来系年录》卷十四载建炎二年(1129)便"诏经筵读《资治通鉴》,遂以司马光配享哲宗庙庭",于是《通鉴》地位大涨,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难当头,存亡迫在眉睫,人们力图以历史学微言大义匡救危难,抨击时政,因此《通鉴》之学顿时繁荣,以《通鉴》为"帝王之学"而阐发之学者遽然大增。整个南宋,除秦桧当政曾禁私史的一段时期通鉴学稍见冷落外,其他各期均有不少著作出现,注释考证,则有史炤《释文》、王应麟《地理考》、《地理通释》;评论褒贬,则有胡寅《读史管见》;分类节要,则有沈枢《通鉴总类》;续作仿作,则有李焘《续通鉴长编》;改作新制,则有袁枢《纪事本末》等等。当然,其中最引人注目,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则是考究义理穿凿大义、严辨正闰的"纲目",陈亮有《通鉴纲目》23卷、朱熹有《通鉴纲目》59卷,尤其是后者,在后世近千年中几乎成了史籍中的经典,被人们奉若神明,从南宋后期起,学者以治经之法治《纲目》,又是探究书法,又是发明大义,又是讨论托始,几乎凌驾于《通鉴》之上,使通鉴学成了纲目学,差一点使史学之征实转为空疏,将通鉴之严谨化为虚妄。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