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青:建国初期《人民日报》的制度构建与内部纷争(7)
(4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315页。 (43)孔晓宁:《范长江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人民日报》,《新闻战线》,2009年第10期。 (44)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人民日报回忆录》,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93-94页。 (45)[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流派》,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0-51页。 (46)范长江:《范长江新闻文集》(下),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124页。 (47)李庄:《人民日报忆往》,《报刊管理》,1999年第10期。 (48)李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143页。 (49)孔晓宁:《范长江与共和国建立初期的人民日报》,http://media. people. com. cn/BIG5/192301/192377/192679/index. html, 2010年7月10日。文中有关《人民日报》制度建设的情况均来自报社档案资料,但由于没有对外公开,因此没有在文中详细注明资料来源。[美]尼尔弗雷格斯坦:《美国产业结构转型:1919—1979年大公司多部门化的制度解释》,[美]沃尔特·W. 鲍威尔、保罗·J. 迪马吉奥主编,姚伟译:《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6页。 (51)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10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253页。 (52)金凤:《命运——金凤自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120页。 (53)王敬、陈泓:《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新型报纸》,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人民日报回忆录》,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79页。 (54)燕凌:《“大转变”的两年》,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人民日报回忆录》,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95页。 (55)何燕凌在文中列举许多记者写检查的例子,参见燕凌:《范长江当人民日报社长的日子》,《炎黄春秋》,2004年第9期。 (56)孔晓宁:《范长江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人民日报》,《新闻战线》,2009年第10期。 (57)根据本文作者2010年7月对何燕凌、林晰、刘振祥等同志的采访记录。 (58)黄旦:《“耳目”与“喉舌”的历史性转换——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第130页。 (59)[美]沃尔特·W. 鲍威尔、保罗·J. 迪马吉奥主编,姚伟译:《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中文版序言,第1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