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蕴茜: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与辛亥革命史叙述(4)
结语 辛亥革命史叙述是国民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以“孙中山+兴中会+同盟会及其起义”为中心的革命史叙述体系逐步成为党史叙述体系的基本模式,国民党官方将个人包括党魁、理论家和学者的观点加以固化和神化为一种不容置疑的党和官方观点,并通过中央党史陈列馆这一特殊空间形式,将辛亥革命史叙述模式表象为正统和权威。 中央党史陈列馆的展览无论常年展还是特别展,都受制于官方叙述体系,突出了孙中山及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史中的核心地位。学者Timothy Mitchell曾指出:“展示所具有的权力关系,不仅只局限于何种物件得以展示,以及物件以何种秩序排列的权力关系,展示所创造的虚拟世界竟得以改变实体世界的样貌,这是展示所具有的惊人权力。”(60)中央党史陈列馆的展览同样也体现出权力关系,展览是由经过选择的文物、史料构成的,与其他地方官方和民间机构的革命史展览有所不同,国民党中央领导人、党务要员是直接的策展者,他们直接根据自己的意图来选择、安排叙述体系,在展览的呈现与遮蔽之间,折射的是国民党关于辛亥革命史叙述中的正统与非正统关系,权力操控的痕迹极为突出,其结果是“孙中山+兴中会+同盟会及其起义”这一革命史叙述模式被赋予了神圣性与权威性,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合法性建构得以完成。 展览是最为直观、浅显、感性的空间形式,特别有利于意识形态的传输。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作为展览场所使辛亥革命史文本叙述空间化和情境化,更具历史感、现场感与真实感,参观者在展览空间中接受更具冲击力、更为真切、更富情感的革命史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史陈列馆及其展览强化了辛亥革命史叙述,也强化了党化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注释: ①张燕:《清末及民国时期南京建筑艺术概述》,《民国档案》1999年第4期;刘亦师:《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华中建筑》2006年第1期;杨廷宝著,王建国主编:《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1927~199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66~68页。 ②郭孝成:《中国革命纪事本末》,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第2~3页。 ③谷钟秀:《中华民国开国史》,泰东图书局1914年版,第7页。 ④高劳编:《辛亥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2页。 ⑤《批胡汉民等呈》(1912年3月17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8页。 ⑥孙中山的《中国革命史》,最初以《中国的革命》为题刊于1923年2月的《申报五十周年纪念专刊》,1925年6月发行单行本,但作者误写为张兆祯。 ⑦汪兆铭:《中国国民党史概论》,光明书局1927年版,第1页。 ⑧汪兆铭:《中国国民党史概论》,光东书局1925年版;汪兆铭:《中国国民党史概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宣传科印,1927年1月再版;汪兆铭:《中国国民党史概论》,光明书局1927年版。 ⑨贝铭编:《中国革命史》,出版社不详,1926年8月。 ⑩贝华:《中国革命史》扉页,光明书局1927年第4版、1928年第6版。 (11)文圣举、文圣律合编:《中国革命史》,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训练处1929年印,第52~68页;张韶舞:《中国革命史》,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训练处1931年版,第52~57页。 (12)李宗黄讲演,梁瑞蓂校对:《中国国民党史》,《自序》,民智及各书局1928年版,第3~4页。 (13)陈鹏仁主编、刘维开编:《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党史史料编纂工作》(上册),(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4)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国民党党史概要(再稿)》,《目录》,中央印书局1945年版。 (15)中国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印:《中国国民党党史概要》(县各级干部人员训练教材),1945年10月。 (16)以下的中国革命史中也都没有关于唐才常、保路运动的叙述,如印维廉《中国革命史》,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36页。 (17)参见郭真《辛亥革命史》,北新书局1929年版;左舜生《辛亥革命史》,中华书局1934年版;孙嘉会《中华民国史》,戊辰学社1935年版;贾逸君《中华民国史》,文化学社1936年版。 (18)陆曼炎:《辛亥开国史》,名山出版社1944年版,第33~47页。 (19)(22)(29)(38)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印:《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陈列目录》,《本馆建筑概况》,1937年2月,第58~59、58~59、58~59、60页。 (20)(26)《行政院训令第115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1-1368,《国民党党史史料陈列馆建筑费》(1934年2月~1935年2月)。 (21)(30)杨廷宝著,王建国主编:《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1927~199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66~68、66~68页。 (23)(25)(35)(50)《党史史料陈列馆昨举行奠基典礼》,《中央日报》1935年3月30日。 (24)(33)《党史史料陈列馆行奠基礼(附图片)》,《申报》1935年3月30日。 (27)《事由:建筑党史史料陈列馆经费卅十万元由财政部积欠中央经费项下支出请转斥尽先拨付》(1934年2月20日),《事由:为准中央执委会函以建筑党史史料陈列馆经费三十万元应由财政部于积久中央经费项下拨付》(1935年2月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1-1368,《国民党党史史料陈列馆建筑费》(1934年2月~1935年2月);《建筑党史陈列馆》,《中央日报》1935年2月24日。 (28)(31)《党史陈列必争之地建筑落成》,《中央日报》1936年7月9日。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