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农民的思想认识不会永远停留在模糊的阶段,平等观不会一直处于朦胧的状态。从唐末农民大起义开始直到明末农民大起义,农民在政治上的平等要求,在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就日益明朗化,作为反封建斗争的口号和纲领的旗帜作用就更加鲜明有力了。 在封建社会进入下半期以后,封建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由于生产关系中有关环节日益腐朽,对生产力束缚、阻碍和破坏日益严重而不断地深刻化了。这一根本原因,使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充分展开,斗争的实践促进了农民阶级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样一个历史的演变,使农民的思想认识越过了朦胧的阶段,在自发的思想中有了自觉的因素,感性认识中有了理性的成分,其特点就是农民对封建主义的抗议由政治领域深入到经济领域,从对封建暴力统治的批判日益深入到对不平等的分配方式、土地所有制的批判。 就我国农民革命思想的发展而论,其重要转折是在公元九世纪下半期。公元八七四年爆发唐末农民大起义后,王仙芝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黄巢继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平均”和“均平”口号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第一次对“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不平均土地占有关系的抗议,破天荒地对“有田之家,坐食租税”的不平等分配方式的抨击,是要求改变“贫富悬绝”不平等现实的强烈呼声。 对于唐末农民起义的口号,从农民平等思想和平均主义要求的发展上看,虽然是不具体的萌芽状态,但它和农民革命低级阶段最进步的“黄天太平”口号比较,则是一种飞跃。“黄天太平”口号,只提出了用“黄天”去代替“苍天”,从而获得太平,但它既没有摆脱天道观的影响,更没有提出改造“苍天”不太平现实的手段和内容。而黄巢的“冲天”、“均平”口号,不仅有破除天命的意向,而且首创以平均主义的理想去改变不平的现实。当然,农民的这种理想是不能靠自身去实现的,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到了两宋,农民的平等思想和平均主义要求就更具体更鲜明了。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24)的“均贫富”口号,进而把黄巢的“均平”思想具体化为经济上的平均主义要求,把不具体的口号发展为改造不平等现实的纲领。这个纲领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揭露了主客户之间有产和无产的贫富不均,并以革命手段去达到平均的理想;同时还在于它去掉了宗教和天命的外衣,把斗争直接引向现实。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打出“法平等”(25)的旗帜。在法律上的权力,一般说来是财产权力的属性,主客户在财产上是有产和无产之分,在法律上则是有权和无权之别。因此,“法平等”的纲领和“均贫富”的纲领是互相联系的,“均贫富”是经济上平均主义要求的具体化,“法平等”则是政治上平等要求的具体化,经济上要求平分一切财富,政治上必然是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的等级制度,这就是平等观的两个方面。南宋初年,钟相、杨么在洞庭湖地区起义,提出“等贵贱”(26)的革命纲领,从而更充实了在政治上平等的要求,发展了“法平等”的纲领。列宁说:“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阶级的区分被固定在居民的等级分立上,同时还为每个阶级在国家中确立一种特殊的法律地位。”可见,“法平等”和“等贵贱”的意义,就是推翻贵贱之间固定的特殊的法律地位。 在平等思想和平均主义要求不断具体化和明朗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阶级搏战日益残酷和地主阶级更频繁地使用反革命两手,农民对于用武器批判黑暗统治、实现平等理想的重要性有了认识,从而反映在口号上,写在战旗上。元末农民大起义,把平等理想和争取实现这个理想的手段连在一起,提出“杀不平”(27)的口号。最近,有同志怀疑这首扶箕诗的真实性。其实,我们如果把它和张角借用“太平道”,王薄提出把“昏君赃官杀个光”的战歌联系起来,再同元末农民军“见富人如仇,必欲焚其屋而杀其人”的实践加以印证,就会发现这是合乎逻辑的。“杀不平”表现了农民的仇恨和对于革命手段的认识,它和明代前期邓茂七自号“铲平王”是意义相同的。恩格斯说过:“杀人成了反抗大地主消灭人民的行为的唯一手段”,说明暴力手段在革命同反革命的斗争中,是完全必要的。 到了明末,当封建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大部分已经衰朽,而它的后继者已经在敲门的时候,即资本主义萌芽业已出现以后,封建生产关系已发展到极大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期。以皇族地主为首的土地兼并势力,造成了“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的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在这个历史条件下,农民产生了废除一切形式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实现平分土地的要求。从明代前期农民“刮地”、“扫地”等口号的提出,到明末农民战争发展为明确的“均田免赋”革命纲领,表明了农民革命已深入到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农民革命引向了最高目标,即“平分土地”。列宁说:“‘地权’和‘平分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28) 一旦农民革命把要求平分土地的理想用政治标语的形式写在战旗上的时候,也就可以说旧式农民革命的思想发展到最充分、最鲜明、最深刻的时候了。农民革命归根到底就是土地革命,到了为土地而战的纲领提出之时,就是旧式农民革命高峰的来到。 太平天国革命是在我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爆发的,它不仅社会条件与旧式农民起义不尽相同,而且它把“平分土地”的要求具体化为“天朝田亩制度”,这就不是旧式农民起义所能达到的高度,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耕者有其田”的土地纲领的先声。所以,这个土地制度是旧式农民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