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略论王国维的古史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岳论丛》 杨向奎 参加讨论

他据钱氏坫说,引汉瓦当文亟字而区别从“{K10511.jpg}”从“艸”两苟字之有别,苟(亟)不是狗字的初文,而是与敬、急有相同意义的“苟”字,音亦相同。“苟”(亟)己力切,见纽字,“革”亦见纽字,所以两字可以相通,“狗”亦见纽字,因之“苟”“敬”舌音也可以相通,这是两个字后来混在一起的原因。“狗”字之读作“古厚切”是取“苟”之声而“犭”是其形。古“羌”字溪纽字和见纽字通,而且“苟”“亟”“棘”古音皆在职部,和“沃”字皆属入声K尾音,顾炎武氏也本来是放在一部的。因为是同部字,所以“{K10505.jpg}甲”可以转为“沃甲”。因此可以说,就“{K10505.jpg}”之字形言,应如郭沫若同志说释为“{K10506.jpg}”, 此字古与“狗”同纽,所以孳乳为“狗”,而就字义说本与“亟”“敬”相同,此或由羌人惯于牧羊,有警觉性而得义,因之“{K10506.jpg}甲”之转为“沃甲”是有原因的。
    我们用了许多文字来辨别王国维先生的一字之非,不是在苛责前人,是在说明治古史之不易,因而说明王氏许多光辉成就之获得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关于西周初年历史,王国维先生也作过探索。西周初年,文王、武王及周公的时代,文献材料少,铜器也不多,所以有许多史实自来不很清楚。《尚书·周诰》虽然有长篇累牍的记载,但诘屈聱牙实在难读。在这许多篇中,《大诰》、《洛诰》更比较重要,它们一个是周公东征开始时的文诰,一个是东征结束治洛时的文诰。东征是关系到西周生死存亡的大事,如果把这一段的事实搞清,有关西周开国时的关键问题也就清楚了。王国维先生当然知道这种道理,所以他曾经三次讨论《洛诰》,他虽然没有完全弄清《洛诰》中的问题,但他并没有走入歧途。其中最容易迷途的问题是关于“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中“公明保”的解释问题。“明保”是当时最为关键的人物,当时许多大事都是由他承担起来,因此对于他必须有一个明白的交待,否则关于周初已经不很清楚的历史会更加胡涂起来。王国维先生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明保”是谁,但他对于这一段文字解释时指出:
    前周公言,予其明农,有致仕之意,故成王极道周公之功以留之。予小子其退以下,则又成王将归宗周,命公留守新邑之辞也。后者,王先归宗周,周公留雒,则为后矣。宗礼,谓记功宗作元祀之礼。时虽行宗礼,四方尚有未服者,故命公留新邑以镇之也。……四方迪乱,是公功未终,明公未可去也。⑨
    以上他解释说,“公功未终,明公未可去也”之“明公”当指周公言,这本来是正确的解释,如果解作别人或者是伯禽,则周初许多重要史实将陷于予盾之中而无法解释。
    王国维先生虽然指出“公明保”是周公,但他并没有详细解释,因而是没有说服力的,以致后来于此还是解释纷纭,莫衷一是。我想,应当肯定这种解释并且找出根据来。关于《洛诰》中的: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的解释,自《伪孔传》以来不得其解。《伪孔传》解作“成王顺周公之意,请留之自辅,言公当明安我童子,不可去之”。此后唐宋经解以至清人疏证大体沿此途径,以“明保”作动词,而牵强附会,解释不清。他们之所以作如是解:一来是把“明保”解为人名,在史料上没有根据,找不出一个叫“明保”的人来。二来是解作人名和下文的“予冲子”又联接不起来,两个名词在一起,下面又没有承接起来的动词,于是只好把“明保”当动词用。后来又引用《多方》的辞句作证,好象问题已经解决了。但事实不然。铜器中数见“明保”都是人名,郭沫若同志因之以驳斥罗振玉道:
    以“子明保”为动词,中国自来无是语法。罗释据《多方》一语乃由前人误读,不足为证⑩。
    这是很正确的意见,以此“明保”之应是人名,是可以肯定的。但这位“明保”究竟是谁呢?颇有商讨的馀地。沫若同志以为就是“鲁公伯禽”,并且说,“明保之当为人名,且为周公之子,由《令彝》文已明白;再由《明保殷成周年》一器更得一有力之旁证”(11)。依常解,《令彝》原文,“周公子明保”,可以解作“周公的儿子明保”。但这也有困难,所以沫若同志又说:“然不幸鲁公伯禽别号明公名保之说为历来所未前闻”。而与此有关的《洛诰》记载,其中记载仍以解作周公为适合,因此沫若同志以为《洛诰》文有错简,他说:
    其自“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以下,直至“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夙夜毖祀”一节,闲插在王与周公对话文之间,与上下文义了不相属。……余谓此等辞句均周公教导伯禽之语也。……更有进者,周书中有佚篇名《旅獒》,余以为当即《鲁诰》之{K10518.jpg}变。(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