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略论王国维的古史研究(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岳论丛》 杨向奎 参加讨论

他说以族类言,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宜殷周为亲;以地理言之,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因之以为夏商文化略同。这种说法也是“对于中国古代的实际情形”没有摸到边际。其实这虞夏商周四代,以族类言之,正好虞商在族类上是一个系统,而夏周是一个系统。有虞氏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开始,属于夷族而地处东夷,它和殷商属于一个大的系统,《鲁语》云,“殷人禘舜”,也说明这个问题。而夏周正好是一个系统,他们都是黄帝后,而以天鼋为图腾。郭沫若同志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曾经指出天鼋即轩辕,《周语》下,“我姬氏出自天鼋”犹言出自黄帝(20)。是非常正确的解释。我们可以为之补充,黄帝的故事和后来鲧的传说有关,《左传》昭公七年有“鲧殛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的记载,而黄帝号有熊氏,有熊和鲧、禹的称呼都是和龙蛇图腾有关。所以以族类言之,王氏之说正好相反。但王氏谓夏原处东方,仍是卓见,后来夏逐渐西徙,遗族为周。
    但《殷周制度论》仍然具有值得重视的论断,比如他说: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这些议论有值得重视的地方,也有值得商量的地方。我们说值得重视,是他指出这些是“周公制作之本意”。也就是说,周公制礼,即制定出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这种制度比殷商奴隶社会的制度进步。就此而论,孔子之祖述周公也不能说是倒退。但谓殷商完全没有宗法制度也值得商量,童书业教授在《论宗法制度与封建制的关系》中(21)指出“商代显然是有宗法制度的。……商代没有宗法制度,就等于说商代还在母权制氏族时代,同时在婚姻制度上,还是对偶婚时代,还不曾形成一夫多妻制,这岂非笑话。”童先生有详细议论,我们只是引用他的结论。
    总之我们是肯定王国维先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上的成就的。虽然他还有局限性,但在当时,他在中国传统的考据学方法上加上近代的治学方法,他用考古学上的材料来证实文献上的记载,使久已沉埋的史料又活跃起来,和他同时的康有为、章太炎相比,在治史的方法上他跃进了一个时代。和“古史辨”派相比,是一破一立,这为后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古史的学者们扫清了道路。所以郭沫若同志在肯定王国维先生成绩的同时,对于顾颉刚先生的古史学说,也加以肯定道:
    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确是个卓识(22)。
    虽然对于顾先生的学说内容还须要许多分析及补充,但总的来说我同意郭老对于王、顾两大家的评价。
    1969年原稿,1979年改稿。
    注释:
    ①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
    ②④见《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③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
    ⑤见《双剑誃殷契骈枝·释羌甲》
    ⑥见该书第41-42页
    ⑦见《试论商代兄终弟及的继承法与殷商前期的社会性质》
    ⑧见《学诂斋文集》卷上
    ⑨见《观堂集林·洛诰解》
    ⑩(11)见《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令彝令簋与其它诸器物之综合研究》
    (12)见《令彝令簋与其它诸器物之综合研究》
    (13)(18)见《周初矢器铭文综合研究》
    (14)见《尚书表注》下引
    (15)《冠礼新探》
    (16)见《左传》襄公28年
    (17)《诗大明》
    (19)见《书经集传》
    (20)《献侯鼎考释》
    (21)《历史研究》1957年8期
    (22)《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附录《追论及补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